合資基金公司外資股東角色重新定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1日 11:46 上海證券報 | |||||||||
無論是增持、參股,還是合資對象的戰略重心轉移,不少外資依舊保持著通過合資模式加速進入中國資產管理市場的沖動;與此同時,相比較三年前首度進行合資談判時的憧憬和急切,行業的變遷,隱藏沖突的浮現,也讓越來越多的外資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股東角色。 股權之變
隨著中融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結構重置方案的最終獲批,瑞銀如愿以償成為了達標49%的外資"第一人"。與瑞銀幾乎同時達到49%這一目前外資持股上限的還有景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成功將景順長城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9%后,其也繼續保持著與中方第一大股東長城證券齊頭并進的格局。 據悉,近期外方股東將提出增持要求的主要為第一批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其中,不少公司的外方股東對于未來的增持一直有著較大的期待。對于這些外資來說,政策限制是其無法獨資進場的唯一障礙,但外方在公司中的實際主導地位意味著,其有著強大的意愿將合資公司的運行模式納入整個母公司的體系中去。 新近進場的外資不少將目光瞄準了商業銀行,一些早就有意進軍中國基金業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在商業銀行可以直接發起設立基金公司之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商業銀行作為合資伙伴。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基金管理公司,銀行號的最大賣點在于它無可取代的渠道優勢和客戶優勢。也正是考慮了銀行的非凡強勢,在政策持股上限已經完全可以達到49%的背景下,新近成立的銀行號基金管理公司中,外資比例無一超過30%。 分析人士指出,外資近期一窩蜂地涌向中資商業銀行是一種現實戰略的體現。由于外資機構業務許可的限制,銷售難同樣困擾著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一些管理業績和管理水平俱佳的合資公司始終無法在管理規模上找到突破口,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缺乏有力的渠道支撐。 事實上,最先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公司目前看來就是銀行號基金公司的最大受益者。作為該公司的外方股東,ING在招商基金公司最新一次的增資行為中保持了原有的股權比例不變,透露出了兩大信息。一方面,無疑表明其短期內不會增持在合資基金公司中的股權;另一方面,未來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進駐招商基金的可預期變動,相信股東各方也已有了妥善的安排。 利益制衡 在可行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股權安排來達到相互牽制的效果是不少合資公司的主要方法。景順長城所采取的較長時間內不形成中方或外方主要股東孰強孰劣的格局是一種最典型的模式。相信在一些中外雙方并列第一大股東的合資基金公司中,未來都會通過平行增資達到外資增資不增權的實際效果。 據業內人士介紹,即便是一些雙元結構的合作模式,外方也絕非會因為是小股東而成為絕對的被動角色。相反,正是由于少數股東地位的制度性缺陷,外資一般會在初始談判中就預設了部分保護性條款,避免由于小股東地位這一制度性缺陷帶來的不利。 利益制衡的另一個手段在于優勢互補,如中方的渠道優勢、市場優勢,外方的風控優勢、產品優勢和全球平臺優勢等。 因為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也有了利益制衡的需求,合資公司的最大不確定性也即在于此。越來越多的發起人進場給予了外資更寬廣的選擇余地,而在越來越多的選擇之下,急于快速進場的一些外資選擇了更為實際有效,更適應短期市場環境的策略。 從某種程度而言,目前不少外資在合資公司中的股東角色定位是一種次優選擇。緣于此,也還是有一些十分堅持獨立運轉的外資仍在場外觀望,或許當這些外資進場后,中國基金市場發展還將會出現一次本質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