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本報記者 張煒
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名單公布,給投資者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試點大擴容”,由第一批試點4家上市公司擴大到第二批試點42家上市公司,公司數量一下子翻了10倍之多。
有投資者或許認為,利好一大堆仍難以顯著刺激股指大漲,都是股權分置改革試點“
惹的禍”,試點應該謹慎行事。可實際上,股權分置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試點只有進一步深化進行,擴大試點是實現多贏的有益嘗試。第一批試點只有4家上市公司,勢必使議論的焦點非常集中,試點公司受到各種輿論的“狂轟亂炸”。金牛能源甚至在試點方案投票前夕,被推崇股權分置改革的市場人士張衛星詰問其設立的合法性。顯然,第一批4家試點公司不具有代表性,而第一批42家試點公司恰恰顯示出了代表性,包括大型中央企業、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和中小板企業等不同類型,特別是引入了長江電力、寶鋼股份這樣的大盤藍籌股。42家公司同時試點,分散到每家公司的壓力肯定小不少,有利于試點公司“放下包袱”。
“放下包袱”不是說大股東可以輕視流通股股東利益,而是可以選擇更適合的試點方案。這次42家公司在試點方案形式上有了突破,引入權證、實施縮股等新方案。寶鋼股份表示,公司將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方案的設計,與第一批試點公司相比,寶鋼股份采取的手段可能更加豐富。永新股份公告承諾,采取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送股加權證的方式。海特高新和吉林敖東則在公告中透露了非流通股實施縮股的意向。這是流通股股東盼望看到的試點方式突破。
流通股股東現在的感覺要好許多。一方面,清華同方試點方案未通過,顯示出流通股在博弈中的力量,第二批試點公司肯定引以為鑒。另一方面,試點方案創新將給實現多贏的努力找到更好出路。股權分置改革沒有經驗可借鑒,只有多種方案嘗試才會找到多贏方案。好的方案得到市場認可,可以發揮一定的標桿效應,引導其它有補償能力的上市公司效仿。20日上證指數上漲2.76%,就表明了市場對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態度及投資者目前的感覺。
試點公司非常清楚,溝通才能找到平衡點。中化國際董秘表示,接下來公司將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各種方式并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和流通股股東進行交流、溝通,在廣泛征求、聽取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確定一個能讓各方都接受的改革方案。如果第二批試點公司能夠像中化國際那樣“溝通先行”的話,將比第一批試點公司更容易被市場接受。相比之下,第一批試點公司從公布名單到宣布方案,其中的時間很短,溝通是在方案公布之后。而若“溝通先行”,可以在方案中包含流通股股東的意向,向各方都接受的目標提前跨出一大步。投資者希望看到,各類股東能夠站在各自的立場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由公司綜合各方意見并謹慎確定最終方案。
當然,投資者心態的變化也有利于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的擴大。對于第一批試點,不少投資者可能想到“10送30”,而不是試點公司愿意的“10送10”。經過一輪試點后,流通股股東心態發生了變化,對于補償的期望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第二批試點公司若愿意多考慮流通股股東利益,等于雙方各讓一步,為多贏方案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