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36條”頒布以來的跡象表明:雖然民營企業看到了一籃子蘋果,但真正吃到嘴似乎還不那么容易。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中國商務部日前下發的《成品油批發企業經營管理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在這份被視為未來中國成品油批發企業的“從業資格標準”中規定,申請設立成品油批發企業的申請主體注冊資本應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須在中國境內從事兩年以上
成品油零售業務,擁30座以上自或控股加油站,并擁有總設計庫容不低于4000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庫。
粗略計算了一下,就可知道這個新門檻有多高。4000立方油庫的造價加上附屬設施,需要人民幣4000萬元,30座加油站按平均每座200萬元造價就需要6000萬元,累計總共需要1億資本。這對于剛剛處于起步階段的民營油企近乎天文數字。因此意見稿甫一公布,民營油企紛紛上書請愿,表示不解。
仔細考量,《規范》的真正用意或許是:考慮到石油資源的戰略屬性,政府力圖搶在對外開放之前,整合國內市場格局,提升國內油企競爭力,并在一定程度擠壓外資油企兼并民企的擴張空間,以應對外資沖擊。
但是,在維護國際利益的名義下,令人擔心的是,個別部門借以實現對一己私利的追求。這在現實中屢見不鮮。
具體來看,在新規之下,民營企業要想達標,一條路是收購或者競標一些加油站,但目前加油站仍是稀缺資源,民營企業往往難以敵過資金強大,又擁有政府背景的中石化、中石油;另一條路就是投靠中石化、中石油。
可見,新規一旦實行,必將強化若干大型國有油企的壟斷控制力,并因此成為最大受益者。
基本的產業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行業的市場結構(企業的數量及競爭程度)是由其本身特征客觀決定的。如果相對于某個行業由技術決定的最小有效規模,整個市場規模較小,這時由一家企業壟斷就是最具效率的,如某地區的自來水管道;如果只能容納少數幾家企業,則這個市場就是寡頭壟斷的,以次類推。這樣,最小有效規模越小,市場規模越大,這個市場的競爭性就越強。
對照國外經驗,成品油市場并不需要達到新規中給出的最小規模,更沒有必要通過此項規定將如此巨大的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集中到少數幾個企業手中。
所以,新規一旦實施,將會把事實上較為競爭的成品油批發市場“掩蓋成”行政壟斷市場。
我們知道,壟斷并不一定是低效,關鍵要看壟斷是如何形成和維持的。如果壟斷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而沒有人為設置的進入門檻,這個市場仍然是“可競爭的”和有效的:一旦壟斷企業的利潤超過正常利潤,它并不能阻止別的企業的進入。相反,如果成品油批發企業的規模由政府規定,大批民營油企被擋在門外,這個市場就會處于政府產業政策的保護之下,門檻之內的油企大可坐享壟斷利潤。
其實,此番意見稿所暴露出的部門產業政策與國家宏觀政策相背離的現象在其他一些行業也有反映。如果眾多部門仍借口“國家安全”左右整體政策,那么,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攻堅將步履維艱,整體利益也將掉入部門“利益陷阱”。而在我們已經對民營經濟有了一個來之不易的定位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賦予承諾給民營經濟的條件,否則民營經濟的春天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6月2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