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村制度性社會救助實施以來,農村特困戶在生活、醫療、教育、住房、項目等方面得到了救助。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救助面窄、救助標準低、救助對象檔案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為與自治區涉農資金“一卡通”接軌,從7月1日起,縣(市、區)民政部門管理的用于特困災民救助資金(含生活、住房、醫療、教育)、其他災民救助資金(含生活、住房、醫療)將全部實行“一卡通”發放。
為符合現行救助資金使用原則,農村特困戶救助更定為農村特困災民救助。農村特困災民對象包括: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人員、家庭主要成員因嚴重殘疾或常年患病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戶,孤老烈軍屬等特殊優撫對象中的特困人員和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生活特別困難的人員。被實施救助的對象要統一填寫救助申請書、收入調查表等,以便建立完備的救助戶檔案。
在實行“一卡通”發放的同時,民政部門對救助標準也作了嚴格要求,救助標準原則上為年人均差額補助200元人民幣。各地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救助標準,但不得低于自治區規定的標準。據悉,民政部門將于每季度末月20日前將審核批準的特困災民救助花名冊和救助金額送同級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將救助金劃撥到救助對象“一卡通”賬戶。
(信息來源:銀川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