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洪水之后,我國改變以往依賴水利工程的防洪策略,實施了天然林禁伐、退耕還林等生態措施。這些都是數百年來有識之士提倡的治本之策。面對水資源短缺,我們也必須反思幾十年來一味強調增加供水的策略,轉而從需求管理上尋找出路。
過去50年我們在開源上可謂不遺余力,興建水庫85000座,使全國供水規模從1000億立方米增長到5800億立方米。供水增長支援了經濟的發展,但卻大大超過了自然承載力。國際
上通常認為一條河流的取水最高不應超過40%,而中國北方早超過了這個標準,海河更是高達95%。
如今,尋找新水源越來越難,于是各地紛紛提出遠距離調水方案。然而大型調水工程往往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國際國內經驗表明,跨流域調水往往難以持久。不改變現行的供水體制和用水方式,大調水只能帶來大浪費、大污染,會刺激干旱地區用水需求的進一步上升,為發生更大水荒埋下隱患。
10年前美國紐約也因缺水而擬定了調水方案,預計耗資10億美元。但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后,人們發現,如果改進全城的馬桶,節省的水量就可以彌補供水缺口。于是調水計劃取消,該市花了近3億美元更換馬桶,彌補了每天37萬噸的供水缺口。
變調水為節水帶來的好處遠不只節省了供水投資。一般說來,每多用1噸水就意味著多排放至少0.7噸的污水,而這些污水可以污染10倍于自身的天然水體,要達標排放治理費用高昂。如能防患于未然,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