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穩定基金可能影響政府決策 現時不宜推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6日 13:31 證券市場紅周刊 | |||||||||
本周大盤在瞬間跌破千點大關,隨即掀起了一輪報復性的反彈行情,一舉收復1100點失地,總算讓深套其中的投資者松了口氣。伴隨著大盤的上漲,不少人開始盤算要買股票了。看來,大盤的上漲又一次暫時掩蓋了股市的深層次矛盾,似乎原來存在的一些問題,都變得不再重要了。其實那些問題一個也沒有少,只不過有的暫時被緩解了。在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之前,我們還有再見千點的機會。
大盤岌岌可危之時,市場關于設立穩定基金并立即救市的呼聲很高,有說穩定基金已經入市,只做不說的;也有責怪管理層真沉得住氣,質問穩定基金還在等什么?兩種說法基本代表了市場的情緒,但都失之偏頗。管理層從來就沒有宣布過國家已經建立了穩定基金,怎么能指望它已經入市,又怎么可能已經入市?那豈不是在拿國庫資金開玩笑?現在大盤暫離險境,穩定基金入市的呼聲不再那么迫切了,這倒有利于冷靜客觀理智地分析穩定基金的利弊。 好在當年沒有設立平準基金 早在12年前滬深股市極度低迷之時,就有市場人士提出了建立穩定基金的想法。那時的說法叫平準基金,設想在股市跌過頭、投資者極度恐慌的時候,平準基金入市買入股票,支撐股價;在投資者過度亢奮、股市漲過頭的時候,平準基金賣出股票,平抑股價。這顯然是一種理想化的制度安排,不僅可以平準股價,而且國家可以包賺不賠。筆者當時也是鼓吹者之一。現在冷靜想想,幸虧當時這個平準基金沒有搞出來,否則真把國庫資金給套進去了。這個套并不僅僅是資金層面上的問題,而是使國家處于一種極其尷尬的境地,國家變成了一個特大莊家,而股市的價格軸心也可能比現在高得多。那么,當今天搞全流通試驗的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當年股市的不成熟是有目共睹的,像第一百貨和華聯商廈上市開盤的時候股價都高達80元,還有投資者固執地認為這種價位買進的股票可以收藏一輩子,甚至可以傳給子孫。當時很多股票的定位確實不合理,所以當市場規模急劇擴大后,股價的崩潰便不可避免。如果那個時候有平準基金入市支撐股價,由于股市規模不大,加之當年的認識水平有限,肯定是全面托盤。而如今,一些當年的績優股早已淪落為虧損股了,有的甚至還面臨過退市的風險,這就可能造成國庫資金一直被套在里面的情況。果真如此的話,那么,如今的市場就可能不得不要面對另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 而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平準基金一直陷在股市里,且資金量巨大的話,那也就變成了一個利益主體了,大而言之可能影響政府的決策,小而言之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規范的運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不是一件好事。 現時不宜推出穩定基金 現在滬深股市的規模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今天要建立股市穩定基金,應該說在時機上已經具備,但目前介入股市的時機則還不成熟。在人們對一些基本問題的判斷還比較混亂的情況下,穩定基金的介入固然可以呈一時之快,但卻會留下很大后遺癥。 人們思路的混亂表現在:首先是穩定基金如何定位?穩定基金,顧名思義應該用在保持市場的基本穩定上,而不是情緒化地擴大其功能。比如,股權分置試點引發股市大跌之后,不少人就呼吁穩定基金趕快入市保駕護航。這顯然改變了設立穩定基金的原則,變成了為特定的目標服務。既然現在可以為股權分置試點保駕護航,那么以后還可以為國有股減持護盤,還可以為其他的一些臨時任務服務。這么搞下去,穩定基金還能叫“穩定基金”嗎?這個思路不厘清,穩定基金就不能啟動。 其次,穩定基金入市后應該買什么股票,這個問題也必須事先分析清楚。按照現在的思路,如果穩定基金入市,首先要買的就是大盤藍籌股,因為這些股票在影響指數上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事實上已經有人在這么呼吁了,要買的股票就是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長江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之類的。如果按照這種思路運作穩定基金,那會帶來什么后果?那意味著穩定基金就成了現有基金的提款機。 眾所周知,上述股票都是基金的重倉股,與目前的市場價格軸心相比較,基金持有的這些股票屬于價值高估,這完全是基金過度集中持有所造成的。事實上,基金在這些股票上繼續堅守的能力早就到了極限,在大盤跌破千點大關的過程中這些股票成為領跌股,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為什么在本輪反彈行情中基金持有的這些股票又成了急先鋒呢?就是因為市場還存在這種不合理的期待,指望什么時候穩定基金會入市,這些股票又變成了香餑餑。在這樣的背景下運作穩定基金,也許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最終肯定會把穩定基金拖入泥潭,接下基金重倉股的最后一棒。 因此,為股市的長遠利益考慮,目前不宜推出穩定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