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部分國際輿論老愛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紡織品出口,有些言論脫離事實的程度令人吃驚。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國際輿論都是閉著眼睛說瞎話。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紡織品出口說了公道話。近日,法國一家媒體就刊登文章呼吁冷靜對待中國紡織品進口,稱不是壞事。
《解放報》6日刊登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研究員達維德·斯佩多爾撰寫的文章認為,進口中國紡織品就相當于法國采取了一種有效的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因此可以說,中國廉價紡織品涌入是極好消息。文章認為,中國紡織品的涌入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即便只從法國的立場來看也是如此。因為它提升了法國居民的購買力,特別是提升了法國貧困家庭的購買力。
那種認為中國紡織品出口于法國無利的觀點明顯站不住腳。一系列數字說明,法國人每年購買服裝的費用大約是300億歐元。如果中國紡織品的進口能使服裝的價格下降5%,那么,法國居民購買服裝的開支就可以省下15億歐元。這個數字接近2004年少交納3%的所得稅(18億歐元)。所得稅的減少使國家財政付出的代價很大,而且它只對富人有利,中國紡織品的進口則對法國收入微薄的家庭非常有利,因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是一些廉價紡織品。
此外,中國紡織品進口所造成的宏觀效應要比減少所得稅的效應好上許多,因為這既可以使法國的富裕家庭減少很大一部分納稅負擔,還可以使收入微薄的家庭因此而節省下不少金錢,這樣就可以擴大需求和就業。因此,進口中國紡織品就相當于法國采取了一種有效的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
上述事實是不容回避的。此外,相關國家也要深入分析進口中國紡織品到底有什么影響,而不要人云亦云。法國前工業部長帕特里克·德韋日昂曾經提到,由于2005年紡織品貿易限額取消,受此威脅的就業崗位就有7000個。而這個很小的數字就意味著國家用不著花費太多就可以給相關行業的工人提供一個全面的財政補償。大部分紡織工人的收入很低:他們每年每人的人工費用還不足3萬歐元。即便國家答應給那些失業工人支付工資直到他們退休,并向社會保障機構支付相應的分攤額,這筆費用每年的支出大概也只有2億歐元,這只相當于法國因開放貿易而獲得的財富的1/7,而且這筆財富還是被低估了的數字。
法國有人認為,要么開放邊界,慷慨地幫助那些受到失業威脅的工人;要么保護就業,從而使法國失去從開放中獲益的機會。把這兩種思維加以比較,顯然前一種方式更有利。從各國的政策來看,能以價值為100的預算開支來創造價值為700的財富,這樣的政策思維在各國是太少見了。而要求恢復紡織品配額,就等于放棄了這樣的增值機會。
一些國際輿論把中國紡織品視為威脅,這是不客觀的。中國物美價廉的紡織品降低了諸多歐美消費者的家庭開銷;而且在紡織品貿易中,中國企業所獲取的利潤是很有限的,更多的好處被國外的進口商、零售商所分享。由此看來,那種不分青紅皂白棒打中國紡織品的做法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腳。(信息來源:紡織服裝頻道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