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旺
上周房地產市場出現兩波“熱浪”:經濟適用房三環新城和天通苑的新房放號,售樓處再現數千市民連續幾天幾夜排隊搶購的場面。
在近來7部委聯推房地產新政,大多數購房者持觀望態度的大背景下,經濟適用房發售
現場近乎狂熱的爭購場面,令人有觸目驚心之感。
經濟適用房是政策房,因價格相對低廉,一直是急需改善居住條件的中低收入的市民孜孜以求之物。然而長期以來,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卻成為難以求解的謎題,無論是網上預訂還是現實中的排號,似乎都招來怨聲一片,走不出搶購———抱怨———再搶購的圈圈。個中原因,簡單用一句“需求超過供應”就能解釋得清嗎?
每每獲知這樣的事,疑問便接踵而至:為什么經濟適用房每年開復工面積達數百萬平方米,可相當一部分意欲購買的市民卻很難有透明公開的渠道得知哪些樓盤竣工,哪里有房可買的消息?為什么一次次原本簡單的新盤放號,卻總弄得云山霧罩,影影綽綽?
不難解釋的是,經濟適用房的銷售透明度不高,雖有開復工面積的巨大數字屢見報端,可具體一個個樓盤的工程進度、銷售進度,市民關心卻無從掌握具體信息。也不排除個別開發商暗中搞“饑餓銷售”———越是求購者人山人海,越能顯示我的房子緊俏,提升知名度。
更可疑慮的是會有不少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和投機者混跡經濟適用房購買人群中,進一步夸大了需求。
要改變現狀,當務之急是讓經濟適用房的銷售信息和購買信息透明。
增加透明度,辦法總會有。首先,北京一年的經濟適用房到底有多少樓盤,哪些在售,哪些即將發售,發售量是多少,時間是哪天,一次放號多少……這些信息實打實地公示,可讓購房者把握出手時機,免受勞碌之苦;其次,購買經濟適用房要有年收入和戶口、綠卡的“門檻”,據此有可能統計出現有符合條件的潛在購房人數,公布出來,讓供求雙方都心中有數。
最關鍵的,是將混水摸魚的李鬼們堅決清理出申請名單,還廣大符合條件的購房者以公平和信心。十天前,由于虛報家庭收入、補貼情況和個人資料,46戶已購經濟適用房的家庭被政府收回了政策性優惠住房,不良行為還將被記入個人信用檔案。此舉就深得民心,大家正期待主管部門拿出更多有效辦法來治理市場畸患。
上面談到的是市場降溫的快藥。真正去病根兒的方子還在于增加中低檔商品房的投放量。經濟學原理講到需求決定因素時,有一個便是相關物品的價格:當一種產品的價格變得相對便宜具有競爭優勢時,需求馬上會轉移過來,從而減少另一種物品的需求。試想,當市場上中低價位的商品房多了起來,一些相對經濟實力強的市民還會爭擠經濟適用房一條船嗎?
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大市場調控,加大中低檔房的投入,主管部門可要加把勁啊。
網絡編輯:張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