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六日晚在臺北閉幕。兩岸能源領域的高層專業人士取得的共識是,兩岸能源合作的潛力巨大、有待深入開發。高油價背景下的臺海能源合作,是與會者關心的問題。兩岸專家都希望進一步合作開發利用東海和南海的油氣資源。臺灣“中國石油公司”與大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合作勘探的“臺潮石油合約”已于二00三年一月一日生效,合約包括勘探期四年,開發生產期十五年。臺灣“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詳云稱贊說:“自此,兩岸間的油氣勘探合作從‘聯合研究’正式進入‘共同合作鉆探
’新的里程碑。”臺灣每天石油消費約八十萬桶,而原油煉制能力達每天一百二十二萬桶,且具有煉制高硫原油經驗及設備,孔詳云希望利用臺灣過剩的產能為大陸代煉自中東進口的高硫原油。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王永干秘書長表示,在“十一五”期間,大陸將新增裝機容量二億千瓦,發電方面的投資就需一萬億元人民幣,希望臺灣參與投資。臺灣自二00一年起停止煤炭生產,現在消費的煤都靠進口。在臺灣的進口煤炭中,來自大陸的比例最高,一九九九年為百分之十四點一,二00三年已達百分之四十點七。來自武漢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朱延福提出,海峽兩岸能源合作可以解決臺灣的煤炭瓶頸,大陸有這樣的能力。
(信息來源:福州特辦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