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貿易摩擦中迸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9日 13:31 上海證券報 | |||||||||
編者按:今年以來,伴隨著反傾銷案件數量的增長,國外對我國反傾銷的行業和產品也逐步呈現多元化,涉及五礦化工、機電、輕工、紡織、食品土畜等多個行業。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紡織品、鋼鐵等行業已逐步成為反傾銷的熱點。國際貿易摩擦是國與國之間利益沖突與碰撞的一種通常形式。如何看待我國面臨的這些貿易摩擦?主要原因是政治歧視還是經濟利益沖突?如何認識這些國際貿易摩擦所處的世界經濟大背景?我國企業應該如何理性面對?為此,記者走訪了幾位國際貿易研究專家,請他們共話國際貿易摩擦中
異曲同工貿易戰 曲徑能否再通幽---從美日汽車貿易戰中看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 北京消息 (記者 程勇)在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猶在耳邊回蕩的時候,美國又突然出手對中國的紡織品進行實施"特保"。如果回顧世界貿易史,人們絕對不會忘記美日之間爆發的那場曠日持久的汽車貿易戰。事實上,如果細細品味,從這兩次的貿易摩擦比較中還真能體會出諸多滋味來。 兩次摩擦背景相似 在美日汽車貿易戰爆發之前后,美國經濟面臨著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雙重困擾,美日的雙邊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逐漸由貿易戰升級到要求日元升級的匯率戰,國內相關利益集團強烈要求政府干預外匯市場,促使日元升值。而在此次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的同時,美國也正面臨著雙重赤字的壓力,美國國內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此起彼伏。這兩次貿易摩擦的背后似乎異曲同工。 對此,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研究員認為,這兩次貿易摩擦的背后確實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可以簡單歸納為經濟牌和政治牌。 張燕生表示,日本和中國分別作為各自時代的新興力量,它們的逐步崛起影響到美國的戰略利益,其不斷崛起的態勢引起了美國某種層面上的擔憂。從這個角度講,美國制造兩次貿易摩擦政治意義大于其直接的經濟利益。尤其是這一次,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增長直接影響到美國相關產業的利益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更何況美國還受益于向中國出口棉花等原材料。 從經濟層面上來看,通過對別國優勢產業的限制,一方面可以適度緩解巨額的貿易赤字,同時通過促使日元和人民幣升值來保護自己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并藉此扭轉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弱勢狀態,從而使該產業得到挽救,這是其直接的經濟利益。從這兩次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美國在出現貿易逆差時從來不主動調整自己,而是向別國施壓來達其目的。 中美貿易戰有"遠憂" 美國設限,中國強硬回擊,取消81種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美中的貿易摩擦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大有爆發貿易戰的趨勢。 有專家就對記者表示,美中兩國在紡織品上面存在的互補性要更多于競爭性,而且紡織品貿易在美中的總貿易額中比例并不是很大,因此美中之間發生紡織品貿易戰的可能性并不大。而與此相對的是,在1984年美國的貿易逆差達到1090億美元,對日本的貿易逆差約占50%,這當中60%的逆差主要是由汽車和汽車配件造成的。因此,美日爆發汽車貿易戰并不奇怪。 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6月初的中國之行似乎驗證了這種說法。在古鐵雷斯與中國官員的會面中,除了不斷解釋美國設限的理由和在國內所受到的壓力之外,也一再強調美國希望中美貿易能夠繼續得到發展,并希望通過協商解決目前的貿易摩擦問題。 不過張燕生卻警告說,雖然目前美中發生紡織品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但考慮中美相對角色的不斷變化以及上述的政治和經濟層面的原因,兩國之間發生貿易摩擦甚至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對此應當有心理準備。他舉例說,美國近年來對中國的彩電、玩具以及紡織品等行業進行進口限制,而這些都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市場最開放以及競爭力強的產業,因此可以相信,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品結構等進一步升級,美中在許多領域內都將正面接觸,未來引發貿易戰的可能性極大。 可效法日本"曲線"出口 在美國對中國相關紡織品設限的事實面前,除了要努力爭取美國取消不合理和不公正的限制之外,中國的紡織業又該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呢?專家認為,日本汽車業當時的應對之策對中國紡織品行業來說,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在曠日持久的美日汽車戰中,由于美國的壓力,日本不得不"主動"減少出口量,比如1992年日本就決定把對美國的轎車出口量由230萬輛降為165萬輛,并以行政命令形式將新定的出口限額分攤給日本各大汽車生產商;但與此同時日本汽車行業卻想辦法"曲徑通幽":一方面擴大在美國當地的汽車生產,并增加高級車的出口,以彌補由于出口車輛總數減少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設法擴大在其它國家的汽車生產,使日本的汽車通過不受限制的第三國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就表示,中國紡織產品競爭力比較強,"走出去"的能力很成熟,發生貿易摩擦時可以和東盟紡織產業相對較弱的國家進行國別之間的合作,可以在東盟國家的紡織品企業加工,這樣可以規避貿易摩擦,降低貿易風險。 而張燕生也表示,從美日汽車貿易戰中可以看出,中國的紡織行業不要希望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相關問題,對紡織品貿易摩擦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與此同時紡織品企業要改變粗放型的出口方式,防止惡性競爭,并提升自己的紡織品質和產品結構,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中國企業要學會告狀周世儉建議鋼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鋼鐵貿易安全 "我國已進入國際貿易摩擦高發期,對于鋼鐵業來說,善于應用法律武器,維護貿易安全是當前鋼鐵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顧問、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如是說。 "針對我國鋼鐵產品的貿易保護案件頻頻發生",周教授說,自1996年以來,國外針對我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案件已有20多起,進入21世紀后,反保障操作訴訟案也發生了4起。從整體來看,鋼鐵產品一直是國際反傾銷及保障措施的大宗涉訴產品。特別是這幾年,中國鋼鐵業快速發展,鋼產量大幅增長。2004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2.72億噸,占全球總產量10.35億噸的1/4,這已引起其他國家的高度關注,對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潛力表現十分擔心。 周教授說,目前我國仍是鋼材凈進口國。2004年,我國鋼材出口1423萬噸,占全國鋼產量的5%左右。但其他國家并不因為中國鋼材出口絕對數量較低,在全球鋼鐵貿易中所占比重較小而放松對中國鋼鐵產品的關注。 周教授指出,從產品結構和產業集中度來看,我國鋼材出口面臨的反傾銷風險不容忽視。鋼材的產品結構問題是導致一國產品頻頻遭遇國外反傾銷的深層次原因。從目前遭遇反傾銷的中國鋼鐵產品品種看,最多的是熱軋板材。其次是冷軋板、螺紋鋼、鋼管及鋼梁,基本屬于附加值較低的長線產品,這些產品相對來說價格普遍較低,國內可生產的廠家多,競爭十分激烈,在進口國市場與當地產業之間發生沖突,引起進口國的反傾銷。 周教授說,這兩年雖說我國鋼鐵產品遭遇國外反傾銷有所減少,國外對我國鋼鐵產品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案件并不多,但不可大意。隨著我國鋼鐵生產的產能不斷擴大,鋼鐵產量急劇增長,出口數量也將不斷上升,由此帶來的國際貿易摩擦必然增加,對此我們要有充分認識,做好必要的準備。 周教授說:當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鋼鐵貿易保護的預警工作。注重"防患于未然"的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在國際貿易爭端日益頻繁和激烈的背景下有著特殊的分量。鋼鐵行業的"反傾銷預警機制"的宗旨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維護企業和行業的利益。所以參與鋼鐵國際貿易的企業及相關行業組織,如行業協會、商會等,都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包括國外競爭對手、客戶的各種動向,要做好對國外反傾銷的預警,也要做好國外產品對國內鋼鐵產業的損害預警。 同時,要盡快整合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協)會、企業分層次、專業化的預警信息網絡。從政府來說,在應對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方面,2004年中國妥善解決了焦炭貿易爭端,在應對反傾銷大要案中取得了成效。在應對外國產品的傾銷中,商務部加強了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建設,完善了汽車、鋼鐵、化肥的產業損害預警系統,遏制了傾銷產品進口,規范了競爭秩序。 以企業利益維護者姿態出現的各類商會、協會要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以協會為主體參與應訴國際貿易爭端,既節約了企業單獨應訴的成本,又提高了成功的概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反傾銷的博弈中日漸成熟。許多企業開始加強行業內部的合作,積極建立市場預警機制。更多的企業則積極了解國際市場和行業動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出口策略和方向,未雨綢繆。 周教授指出,要努力做好應訴工作的準備工作。一是大中型企業都要設法律部或法律顧問;二是加強對國際貿易保護案件專業人員的培訓;三是完善企業管理和健全財務體系等基礎工作;四是所有企業領導必須增強WTO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即自我保護意識。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猖狂,最常用的三大手段:技術手段,技術貿易壁壘;行政手段,保護知識產權;法律手段,"兩反一保"即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這就大大增加了國際貿易摩擦的復雜性,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不能掉以輕心。 周教授還特別強調,鋼鐵行業對于來自國外的反傾銷訴訟要積極應訴,頑強抗爭,要敢于、善于與洋人對簿公堂,"別人用反傾銷告我們的企業,我們的企業也同樣可以用好這個武器來保護自己。中國企業要學會告狀。" "中國人講究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打不過就走。但是在反傾銷中,只有積極應訴,頑強抗爭,你才能維護住自己的利益。"周世儉提醒企業,國外有關法律盡管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為我們提供了大量進行抗辯的法律依據。只要中國企業能夠提供充分的數據,證實自己的產品不存在傾銷,或是沒有對某一國家的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損害性威脅",那么涉訴產品可能免征或少征傾銷稅,使出口市場得以保持。反之,如果對傾銷投訴不聞不問,只能被動挨打,甚至會使企業多年培育的出口市場毀于一旦。 國外頻頻對我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起訴,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護市場與爭奪市場。所以在這場反傾銷與反傾銷應訴的較量中,我們的冶金企業要學會國際市場規則,運用法律武器,采取更理性、更積極的方式,應訴反傾銷。事實證明,誰應訴誰受益。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大膽應訴反傾銷,贏得了兩起反傾銷官司。從此,中國的冷軋板可以自由進入美國市場。冶金行業以外的其它企業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國際反傾銷案的勝訴。 事實證明,中國企業并不是對國外的反傾銷無能為力,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把握和運用國外反傾銷規則。同時需要政府、外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積極配合。諸如政府加大談判力度,以圖最終解決市場經濟地位;行業協會收集信息,及時組織企業積極應訴;等等。這次寶鋼反傾銷應訴勝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到國家宏觀管理部門的關心支持,鋼鐵行業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等給予應訴的全力支持和幫助。從而消化了一些對我反傾銷的因素,取得相對合理的終裁結果。 周世儉提醒,現在中國已是貿易摩擦高發區,中國產品將會持續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反傾銷調查,而且這個時期將有可能"持續20年"。所以中國的要勇于接受國際市場規則的檢驗,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的法律法規,來應訴反傾銷,維護鋼鐵貿易的安全。(包斯文) 1980年-2004年我國國際貿易爭端統計 1980-1989年,我國被外國投訴傾銷共64起,占國際反傾銷總數1388起的4.6%; 1990-1999年,我國被國外投訴傾銷共306起,占國際反傾銷總數2321起的13.2%; 2000-2004年,我國被國外投訴傾銷的共243起,占國際反傾銷總數1365起的17.8%。 其中2003年,我國遭遇的反傾銷訴訟已占21.4%,2004年上升到24.2%,即目前國際上每5起反傾銷訴訟案中,就有一起是針對中國的。 周世儉簡介 被稱為"中國反傾銷第一人"的著名國際經貿問題專家,從1982年就開始接觸反傾銷,1991年被聘為原外經貿部反傾銷十人指導小組成員。1982年至1986年,周世儉在駐美使館工作時,就曾參與了6起反傾銷的官司,第一起就是應對美國訴福建水仙花牌蘑菇罐頭傾銷案件,結果獲得了中國應對反傾銷案件的第一次勝利。1997年,周世儉出任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在這個反傾銷的重災區,周世儉經手了50多起反傾銷的案子,其中有44起已經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