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東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四成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8日 17: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2004年,山東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省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取得新的進展。測算結果表明:2004年山東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為42.8%,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與全國21.6%的實現程度相比高21.2個百分點。山東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居全國第七位,列前六位的依次是上海(87.8%)、北京(81.7%)、天津(67.8%)、浙江(57.9%)、廣東(46.4%)、江蘇(46.3%)。
一、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明顯提高 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惠農措施,農業與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農村改革邁出重大步伐,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進程。 (一)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小康實現程度提升較快。2004年,在國家糧食直補、繼續降低農業稅率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促進下,在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價格上漲拉動和自然氣候比較有利的條件下,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實現了新突破。山東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507.4元,比上年增加356.9元,增長11.3%;增速比上年高4.7個百分點,為近8年來的最好水平。山東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進一步加快,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在120萬人以上,為推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使山東經濟類指標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得到較快提升。根據測算結果,2004年經濟發展類指標實現程度為28.0%,較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其中:農民可支配收入的實現程度為24.9%,提高5.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勞動力從業比重指標實現程度為33.3%,提高12.7個百分點。農村小城鎮人口比重實現程度為36.8%,提高12.6個百分點。 (二)貫徹科學發展觀取得成效,農村社會協調發展能力增強。2004年,山東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統籌城鄉社會發展上作文章,進一步加大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改革,使農村社會協調發展能力增強。2004年社會發展類指標實現程度為47.5%,提高1.2個百分點。從社會發展類主要指標的實現程度看:由于山東自2003年開始實施了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到2004年底,已有26個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和43個市級試點縣,有1370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該項措施的實施,使全省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由上年的17.0%提高到19.5%,實現程度由上年的8.8%上升到11.8%,提高3.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仍處在合理區間,2004年農村居民基尼系數為0.3,實現程度為100.0%。 (三)農民生活質量繼續提高,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穩步上升。2004年,隨著全省農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農民生活質量繼續提高,其實現程度為46.4%,比上年提升7.1個百分點。從反映生活質量的四個方面看,農村信息化程度提升最快。農村每百個農戶擁有彩電80.4臺、固定電話80.0部、電腦1.8臺,農村信息化的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為64.9%,提高12.6個百分點。農民文化娛樂支出比重繼續提高,文化娛樂支出95.42元,文化娛樂支出比重的實現程度為33.1%,提高6.4個百分點。農民居住質量指數穩步提高,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以上農戶比重達到52.4%,飲用自來水、使用清潔能源農戶比重分別為38.3%和11.4%,居住質量指數實現程度為29.8%,提高7.8個百分點。由于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影響,食品支出在農民消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1.9%,提高0.1個百分點,該指標實現程度為78.9%,下降1.1個百分點。 (四)“平安山東”建設成效顯著,農村民主法制方面的實現程度最高。2004年是山東實施建設“平安山東”的第一年,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為此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使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民主法制方面的實現程度為83.3%,在六大類指標中實現程度最高。其中:農民對村政務公開滿意度指標實現程度為86.7%,農民對社會安全滿意程度指標實現程度為80.0%。 (五)耕地保護和生態省建設進展順利,資源環境實現程度提升最快。2004年,全省各地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耕地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省建設工作,使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全省耕地減少幅度下降至0.3%,該指標的實現程度由上年度的-55.6%,上升到-22.2%,實現程度提升33.3個百分點。同時,由于2004年全省降水充沛,使萬元農業GDP用水量仍在全面小康的目標值范圍內,該指標的實現程度仍為100.0%。由于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使資源環境類指標實現程度提升最快,由上年的-12.4%,提高到1.9%,提高了14.3個百分點。 (六)農村人口素質平穩提高,全面小康目標實現程度提升較慢。盡管2004年全省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農民生活質量繼續提高,但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不象其它指標那樣靠一兩年的努力就能迅速提上去,需要長期的努力。2004年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4年,實現程度為61.3%,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平均預期壽命因資料來源沒有變化,其實現程度也與上年相同。因此,農村人口素質的實現程度提升較慢,僅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實現程度為62.8%。 二、山東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 從測評結果看,2004年全省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提升較快,但從各分項指標的實現程度看,又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一)農民收入水平低、差距大,提高農村小城鎮人口比重是重點。目前,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農民增收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同時,城鄉間、地區間、農戶間收入差距依然較大,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距較遠。農村城鎮化建設也滯后于經濟發展,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 (二)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低,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重點。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上僅涉及到城市居民,對占多數人口的廣大農村來說,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還處在探討起步階段。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全省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和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是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之一。 (三)改善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和農民的信息化程度是重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住房條件的逐步改善。從測算的結果看,農民的居住環境、精神生活和農民的信息化程度差距明顯。因此,在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同時,還應著力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引導農民合理化消費,增加精神生活的消費支出,并努力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程度,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加快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是難點。農村人口素質實現程度提升較慢關鍵是全省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因此,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的總體素質,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點問題。 (五)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難點。山東人口多,人均占有資源少。保護資源和環境,提高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山東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又一個難點。 三、加快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是盡快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保證農民持續增收。加快農村金融、公共財政、流通體制、土地流轉等制度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推動農村人口流動和城鎮化建設,進一步降低第一產業勞動力比重。 二是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盡快扭轉城鄉、地區、農戶之間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社會保障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三是增加農村教育投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素質。調整支農資金的使用方向,將資金重點用于減免農村學齡兒童的學雜費支出,保障所有兒童都能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爭取高中教育。加大財政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徹底改變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問題。 四是加快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水、改路、改廁,改善農村居住條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將更多的農村生活基礎設施項目納入公共財政領域,在資金上給予支持。應將通路、通水、普及衛生廁所列入日常工作的議事日程,在農村提倡使用清潔能源,鼓勵農民美化村莊環境,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五是加大保護資源、環境力度,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大依法保護資源、環境的力度,努力保持耕地動態平衡;進一步提高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