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已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十年前,“溫州制造”曾經火爆一時,成為“中國制造”的代表,其后,“上海制造”開始活躍起來。相比之下,北京因為缺乏制造業的比較優勢,一直無法叫響“北京制造”。
隨著北京提出建立現代制造業基地,特別是“現代汽車”進駐順義,順義逐漸成為現代制造業的范本,索尼愛立信、JVC等技術型跨國公司的入駐,使現代制造業的概念進一
步清晰起來。如今,北京人對“順義制造”已經不再陌生,它正成為北京發展現代制造業的一面旗幟。
經過20多年調整,順義一、二、三產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10:57:33。特別是工業實力愈發雄厚,增長態勢十分強勁,全區工業總產值目前已占到首都工業經濟總量的八分之一,10個遠郊區縣的四分之一。工業總產值的絕對額及其增長速度均位居遠郊區縣首位。
現代制造業——從“零”到“領”
1980年以前,順義被譽為“京郊糧倉”,工業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除了擁有一些小型工業企業之外,現代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全區僅有牛欄山二鍋頭(當時為北京特曲)為輕工部優質產品。
八十年代,順義依托區位、資源優勢,搶抓機遇,逐步發展形成了食品、飲料、服裝等投資少、見效快的都市型工業,并對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進行了詳細的發展規劃,確定了10余種產品優先發展。
截止1994年底,全區工業利潤的85%和上繳稅收的73%集中于“兩瓶酒、一盤肉”上,即燕京啤酒、北京醇白酒和鯤鵬食品,支撐了當時順義經濟的大半江山,成為地區實力的象征。
隨著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工業區、林河工業區等一批重要經濟功能區的快速發展,順義工業的支柱地位更為突出。2004年,全區27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10.9億元,占全區生產總值的50%,拉動全區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
林河工業區是中國北方微電子產業基地之一,投資20億元的有研硅股、投資10億元的北京一機床落戶于此。2004年林河工業區(含北京現代)實現生產總值44億元,稅收16.1億元。該區正以汽車制造及零配件、微電子、數控機床、生物醫藥四大產業為核心,向現代制造業產業基地的目標邁進。
汽車產業異軍突起
北京市2002年提出振興首都現代制造業的概念時,韓國現代與北京市簽訂協議,“北京現代”在順義降生了。
北京現代汽車生產基地承載著首都振興現代制造業的夢想,書寫著順義人發展經濟的現代速度。基地自2002年啟動以來,累計引進北京現代、摩比斯、海斯克、江森座椅等13家汽車整車及零配件企業,2004年,基地完成工業總產值20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2億元、利潤25億元,上繳稅金16億元,有力地拉動了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全國車市走入低谷的時候,北京現代依然高歌猛進,銷售量從第十名躍升至第二名,撐起了北京現代制造業的一面大旗。
誰也沒有想到,當初最不被看好的韓國車,竟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就走俏全國,誰也沒有想到,北京這樣的沒有任何人力成本優勢的地方,竟然能夠迅速崛起,事實證明,現代制造業確實是一條適合北京發展的思路。
北京現代的成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汽車界的權威們,“它活不過五年,火不過兩年。”但事實證明,現代汽車是目前中國最具活力的汽車企業。當人們回過頭來仔細琢磨其中的原因時,不能忽略順義本身帶給現代的東西,政策上的高度傾斜,區位上的比較優勢,甚至諸多瑣事上的配合,順義區委區政府功不可沒。
電子產業群落——隱性冠軍的熱土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北京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這也是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微電子技術及產品方面,順義已初步形成了從研發、設計、制造、應用,到設備、材料研制互動發展的格局,一個較完整的產業發展鏈已具雛形。
2000年10月,位于順義東南的北京林河工業開發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務體系和雄厚的資源優勢,在眾多開發區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北方微電子產業基地。入駐園區的主要代表企業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有研硅股”),擁有我國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八英寸單晶硅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銷售收入額可達20億元人民幣,年創利總額可達5.6億元人民幣。
由于很多產品只是應用于某一專業領域內,因此整體社會知名度不強,但其極強的行業知名度,造就了一些所謂的“隱性冠軍”,林河開發區就是產生這種隱性冠軍的一塊熱土,到目前為止,行業內居于領先位置的品牌已經達到了十個。
為追蹤國際光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發揮北京地區科技和人才優勢,打造現代制造業產業群落,北京林河工業開發區重點發展了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并引進了業內的龍頭企業——北京第一機床廠,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達產后,年創產值11億元人民幣,年上繳利稅8000萬元人民幣,年出口創匯額可達2000萬美元。該項目將建成我國最大的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