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跨國企業在中國大肆避稅已經是公開秘密,有關部門也已經為此開展了幾次大規模的反避稅行動。5月以來,國稅總局的反避稅行動不斷升級并最終成為一場“反避稅風暴”,由于這場“反避稅風暴”正在將反避稅行動制度化并引發了中國的稅制改革,讓很多跨國公司感到膽戰心驚。
轉讓定價年避稅300億
全球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前不久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四成跨國企業認為中國是亞太區中給它們帶來最大稅務挑戰的國家。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4年8月底,我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4025家,但一半以上都是“虧損”狀態。5月23日,國家統計局數據再次呈現外企中國生存之“怪現狀”:1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8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而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1075億元,不升反降3.5%。一方面是經營生產欣欣向榮,一方面是財務數據長期“紅燈”(虧損)高懸。“我們認為虧損企業里面,有2/3屬于非正常虧損”。國稅總局國際稅務司副司長王裕康告訴記者:“造成非正常虧損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過轉讓定價把利潤轉讓出去。我們保守估計,每年轉讓定價避稅的稅款損失有300億元。”
預約定價“對付”轉讓定價
2004年10月4日,歷時一年多的國家稅務總局《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預約定價實施規則》(簡稱APA)正式出臺。APA規則的實施允許企業通過“預約定價”的方式繳納關聯企業間交易的所得稅,即允許企業和主管稅務機關就相關應納所得稅或是銷售利潤率區間進行商談論證,并按此納稅。
大幅提高稅務人員待遇
預約定價的操作方法是稅務部門與應稅單位就具體應納稅額進行協商,確定一個數字,在一定時期內不發生變化。可見,這一制度成敗與否的關鍵在于“協商”或者說“談判”。而這又恰恰是稅務部門的軟肋。面對這樣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有關人士表示,準備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決,首先是大幅提高稅務人員的待遇水平,吸引外部人才加盟;其次是效仿“風暴運動”,專打“大老虎”;再者是實行重賞制度,鼓勵更多知情的專業人士舉報,對其進行重獎。(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