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碧螺春”含鉛超標60倍
早報訊前天,由江蘇省蘇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查獲的假冒“碧螺春”茶葉在央視每周質檢報告中被曝光。記者調查發現,添加工業色素“鉛鉻綠”制作的假“碧螺春”,不僅沒有名茶的清香和營養,實際上重金屬鉛含量超過國標60倍,成為一種可怕的“毒茶葉”。
貴州茶葉染上顏色 冒充“碧螺春”
央視每周質檢報告披露,在蘇州市場和浙江麗水發現近1000公斤重金屬嚴重超標的“碧螺春”茶葉。不法商販收購貴州的茶葉原料,并利用當地茶場工人,由造假者帶來的技術員添加鉛鉻綠工業顏料仿制“碧螺春”。這些加工成本每500克約75元的所謂“碧螺春”,通過郵局發往江蘇省蘇州市和浙江省麗水市等地,以每斤200元左右的價格進行銷售。使用“鉛鉻綠”顏料加工茶葉,目的是為了增加茶葉的綠度,使茶葉鮮亮翠綠更加好看。但是這種工業顏料中鉛、鉻含量很高,使用這樣的顏料染茶肯定會導致茶葉鉛、鉻等重金屬超標。
“鉛含量超過國標60倍的情況很罕見”,北京市茶葉質檢站諸站長告訴記者:“我們國家出臺的茶葉衛生標準當中除了對DDT、666、農藥殘留有嚴格的限量標準以外,同樣對鉛的含量也有嚴格的規定,明確限定每公斤茶葉里面鉛的含量不能超過2毫克。這種違法添加到茶葉里的工業染料是無機物,對人體危害大,好像在去年才開始發現。”
浙江不法商人制造了“毒茶”
5日,記者獲悉,貴州省質監部門在查處到“毒茶”后,立即向江蘇省質監局和國家質監總局通報案情。接到國家質監總局的指示及貴州省質監局的案情通報后,江蘇省質監局立即采取行動。4月16日,該局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對蘇州市茶葉市場進行了突查。在該市場74號門面內查獲涉嫌嚴重質量問題的茶葉21件,總計364公斤。
74號門面正是此次被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的商家,只是這一次公布的數字是700公斤。
經江蘇質監部門的進一步調查,蘇州市茶葉市場74號門面店主柳榮華,系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朱村鄉人,近期在貴州省湄潭和平壩兩縣加工涉嫌重大質量問題茶葉33件,并空運回蘇州。其妻金仙梅和其子柳林負責在湄潭縣從事加工,其雇員蘭春章(也系浙江麗水人)負責在平壩縣馬場鎮,從事加工。(早綜)
“毒茶”制作過程觸目驚心
記者了解到,最早揭開“毒茶”神秘面紗的是貴州某報的兩名記者。這兩名記者介紹說,2005年4月8日,他們接到群眾舉報,稱一江蘇茶商租用平壩縣一村支書的房子,用化學染料炒制“全國名茶”。接報后,他們攜帶秘拍設備于當晚驅車來到平壩縣馬場鎮新龍村的制茶現場暗訪。
在當地一個線人的幫助下,他們以茶商身份走進這個離公路有七八十米遠的深宅大院內。他們對屋內的炒茶女工稱,新開茶樓需要購買今年的春茶。一30歲左右的男子便從另一房間走出來,帶著濃厚江浙口音說,他們的茶一般不直接在貴州上市,而是要運回蘇州。記者連忙詢問不在貴州賣的原因,該男子脫口而出:“在這里賣太便宜了。”據他介紹,貴州茶葉品質不錯,這些加工好的茶運回蘇州裝進“碧螺春”等一些全國名茶的包裝盒內,其價格立即就會翻上幾番,市場走勢還很好。
記者詢問該男子,這間茶葉加工廠叫什么名字,為何不見打出招牌,該男子說,他們的公司在江蘇蘇州,這里只不過是個加工車間,用不著辦營業執照。記者向其要求面見該公司法人代表,以便日后加強合作。該男子說,他們的老板叫柳榮華,是江蘇人,已運茶回蘇州了,而他自己是老板從蘇州請來的制茶師傅。
記者注意到,幾乎每口炒茶的鍋旁邊都有一袋用女性絲襪包裝的綠色粉末。搓過兩遍茶青之后,每一個炒茶女都將這袋包裝物往鐵鍋里抖幾抖,綠色的細粉便飄向鍋里,染綠了茶葉。記者追問炒茶女抖進鍋里的是什么東西,一炒茶女說不知道,是老板讓放的。而那位男子則略顯慌張地說,這東西不會吃死人的,是增綠用的。
6月5日,兩位記者將第一手暗訪資料傳給有關媒體,并表示,其實他們是被假象欺騙了,那些人根本不是江蘇人,而是浙江人,現在貴州警方已經介入調查。(現商)
[名詞解釋]
鉛鉻綠:一種工業顏料,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紙張生產,具有很強的著色能力,不易褪色。但是,鉛鉻綠中的鉛、鉻等重金屬元素具有毒性,攝入人體將造成危害,因此不能食用。(藺麗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