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英潮)盡管日前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中指出,理財投資門檻最低為人民幣5萬元,但是記者連日來在市場上發現,該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許多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產品仍以萬元為投資起點,相反的是,一些受信托法規定最低起點為5萬元的信托產品,投資起點卻不斷走高。
據悉,銀監會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對不同投資產品或理財計劃的銷售起點進行了重新確認,規定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8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10萬元以上,外幣應在1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
而本市目前正在熱銷的光大銀行陽光理財A+計劃起點仍然是1萬元人民幣。四大銀行之中的中國銀行銷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雖然門檻稍高,也沒有達到5萬元的起點。
而同期本市許多信托產品已經基本見不到5萬元為起點的產品,例如證券投資信托中的天信弘信—1的單筆信托資金金額起點為人民幣8萬元,項目投資信托中的泰達園商務綜合樓租金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的起點高達人民幣20萬元。業內人士指出,從去年以來許多信托產品都保持在每筆10萬元以上的資金起點,盡管信托產品與人民幣理財產品之間以5萬元起點作為分水嶺不明顯,但它們現在的起點仍劃分出了各自的客戶群,而且這種分流也符合產品的風險與收益特點,例如信托產品的高風險和高收益更受資金雄厚的客戶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