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鄲一名8個月大的女嬰出現了類似大頭娃娃的營養不良癥狀。經調查,這名女嬰的營養不良是由于長期飲用一種名為“嗨啦爾”牌的劣質奶粉所致。目前,工商部門在河北全省范圍緊急追繳這種劣質奶粉。
就在此之前的4月中旬,湖南省也出現了一例“大頭娃娃”,長期食用“正蒙牌”奶粉的海海(化名)被醫院診斷為“Ⅲ度營養不良”。隨后,省衛生廳下發通知,要求全省追查
“正蒙牌”黃金搭檔嬰兒奶粉。
沒想到,就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的影響漸漸消融之時,湖南、河北相繼出現類似大頭娃娃的病例,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面對這頻頻再現的空殼奶粉和受害兒童,我們不禁要問:大頭娃娃頻現原因何在?
對于發生在去年的那起阜陽劣質奶粉事件,我們每一個人都記憶猶新。負有瀆職之責的工商、質檢部門官員紛紛被免職、查辦,甚至被判刑。事后,善良的人們都以為假奶粉不會再來,悲劇不會重演。然而,誰又會想到,短短一年之后,在那些幼小的受害者尚未痊愈的時候,那場查處假奶粉的風暴剛剛平息的時候,空殼奶粉再度現身。
對于這兩個孩子的不幸遭遇,我們可以找出一大堆原因:不法生產商、銷售商的喪盡天良、執法者的玩忽職守、疏于監管、農村市場秩序的混亂等。同時,筆者也相信,空殼奶粉頻現,政府部門不會坐視不管,一場追繳劣質奶粉的“風暴”即將在全國范圍內的掀起。但是,這種執法“風暴”真的會將假奶粉趕盡殺絕嗎?真的能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去年,好多人都天真的認為,在暴風驟雨般的執法之后,市場將會歸于平靜。然而,事實上,沒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沒有長效的政府監管機制、沒有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永遠都是一把懸在消費者頭上的劍,它隨時隨地都會落下。
“大頭娃娃”相繼現身湖南和河北就是一個例證。“大頭娃娃”再現事件再一次真切地告訴我們:“風暴式”執法換不來市場的井然有序,更不可能把市場經濟推到法治的軌道上來。
在筆者看來,此前劣質奶粉在全國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也有部門交叉管理的原因等。但是,今年大頭娃娃頻現的原因卻只有一個:政府部門倚重于“風暴式”執法,對保障食品安全缺乏長效機制。
《市場報》 (2005年06月03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