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江”引起當地居民對漁業資源瘋狂破壞式捕撈
本報訊曾與王均瑤膽大“包天”同為溫州經濟改革突破性標志的膽大“包江”,日前已尷尬落幕。記者1日從溫州市永嘉縣農業局獲悉,該縣政府近日已下文決定,終止與季展敏等人對永嘉縣景點楠溪江的“全流域包江”合同,重回20年前分段承包經營的老路。永嘉縣政府的一紙決定,宣告了“全流域承包模式”的徹底失敗。
“包江”者遭遇執法難題
溫州永嘉縣的國家級風景區楠溪江素以水秀、巖奇、瀑多著稱。1998年,當地人季展敏等10人通過公開投標,以518萬元的價格承包了楠溪江3萬余畝的水域,承包期為12年。“中國首次包江嘗試”始作俑者季展敏被稱為“包江第一人”。然而,這種改革打破了當地沿江居民承襲數千年的生活方式。而且,此前楠溪江的自然資源一直是人人可享,能否承包經營在法理上也難有定論。“包江”的結果令承包雙方始料不及。此后沿江居民毒魚、炸魚、電魚等惡性偷魚事件接連發生。由于沒有執法權限,季展敏等人組建的漁業公司管理工作難以為繼,逐漸放棄了對楠溪江的經營管理。
農業局終止“包江”合同
去年7月,永嘉縣農業局單方面終止了承包合同。“20世紀80年代開始,楠溪江一直采用分段承包模式,但承包者比較急功近利,所以我們希望以全流域承包方式來保護水產資源。”永嘉縣農業局水產站有關負責人說,“最終事與愿違。‘包江’反而引來了當地居民短期內對漁業資源瘋狂的破壞式捕撈。”永嘉縣人大等機構去年初調研后如是描述:“三百里楠溪,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香魚、中華鱉、雪鰻等,彌足珍貴。但近幾年來,江中游魚難得一見,珍稀魚類幾近絕跡。江中無魚,流水不活。楠溪水趣無處可尋。”“實行全流域承包后,水資源也遭受嚴重破壞。”上述永嘉縣農業局人士說,楠溪江一直是該縣的主要生活用水水源。
如今重回分段承包老路
全流域“包江”因與自然資源人人可享的內在矛盾導致的失敗,讓該縣農業局不得不重新確定分段承包方案:永嘉縣政府將委托沿江20多個鄉鎮政府行使轄區內漁業承包經營權,承包期限暫定為3年。“新方案的最大特點在于,將借助基層政府的力量投入楠溪江的保護與管理。”永嘉縣農業局官員解釋。新方案規定,分段承包后日常護漁由承包者負責,鄉鎮、村兩委協助縣漁業執法部門處理違規案件,收取的承包經營費80%用于鄉鎮政府及村級的護漁管理,20%給縣農業局用于漁業資源管理和保護。此外,為恢復楠溪江漁業資源,新方案規定今后每年都將設置一定期限的禁漁期。(東早)(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