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傳媒觀察 > 正文
 

《紐約時報》炒作中文標題的背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3日 11:47 南方都市報

  5月22日的《紐約時報》的評論版,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另有譯名克里斯托夫)破天荒地以中文隸書《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為通欄標題,而且竟然不加翻譯(只是在文中解釋了標題后半部分),也是第一次讓《紐約時報》的大部分讀者不能完整理解一篇文章的標題。即便我在網絡上知道了這個事情 ,但報紙拿到手的時候,晃眼之間,還是以為這只是《紐約時報》和臺灣地區《聯合報》聯合出版的中文版報紙。[中文標題登上紐約時報 警醒美國中國正復興 ]

  紀思道曾經是上世紀80年代《紐約時報》中國分社社長,普利策獎獲得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寫過暢銷書《中國覺醒》,中文非常地道。他今年5月再訪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的中國主題專欄文章,其中《從開封到紐約》的“開封”,其實是在征求北京歷史專家之后,才把中國古都定為“開封”。也就是說,他要寫的,就是關于世界中心從1000多年前的中國轉移到美國的歷史變遷,千年不千年,“開封”不“開封”,都只是專欄作家的噱頭而已。

  《紐約時報》出現了中文標題,應該放在一起觀察的,還有BBC“中國周”把《提問時間》節目制作搬到上海,CNN“中國周”把主持人拉到了釣魚臺直播。其實,《紐約時報》的中國熱情并沒有結束,在幾天之后,5月27日的報紙頭版,在第一位置的是敦煌一綠洲酒店的四欄大幅照片(該版寬為六欄)。而它的子報《國際先驅論壇》,因為最近的臺海、朝核、中日等問題,對中國的報道更是長期不惜版面。

  面對國際上的這股報道中國熱,國人有很多分析,大多圍繞“中國崛起”做文章,認為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西方國際重視中國,愿意和中國多進行交往,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保守反華勢力繼續逆潮流而動。

  其實,這些都是誤解。要注意到,外電媒體并不獨美中國,對“印度奇跡”炒作的力度也不小。CNN之前的“印度周”,還邀請了《紐約時報》的另一位當紅專欄作家、三屆普利策獎得主托馬斯·弗里德曼帶觀眾去印度看全球化進展。中國和印度兩國人口加在一起超過20億,在全球化市場中國力哪怕再弱,都是西方不可忽視的巨大勢力,增加報道力度當然是題中之義。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由于印度在意識形態上面和西方國家相同,這樣反而會得到西方主流媒體的偏愛,幾乎無人在談印度的“威脅”或者是“崩潰”。

  相比之下,對于中國的近景發展,美國主流社會爭論激烈。對于中國近期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家的看法是各有不同。代表美國波音等大公司的觀點是和平崛起論,也就是對中國近期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都有信心,這與“崩潰論”派的看淡形成鮮明的對比。美國保守鷹派更加傾向于“威脅論”,也就是認為經濟發展會停滯,中國為追求穩定而對外擴張。

  而主流媒體,無論是相對自由的《紐約時報》還是相對保守的《華爾街日報》,很多編輯和作者都采取一種更加矛盾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的政治將來會發展變化,但卻樂觀相信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發展,不會因為政治變動而中斷。從政治學的角度,這種看法的確很奇怪。例如紀思道在這篇《從開封到紐約》的評論中,真心相信中國經濟能在15年超過美國,但在同系列的專欄文章中,他對中國的政治也持相當的批評態度。

  就我觀察而言,對于事實上正在崛起的中國,西方主流社會已經開始了仔細的分析和應對。而增加媒體報道幅度,就是為關于中國未來的大討論提供更加準確的資訊,以免在中國出現變化時西方社會惘然失措。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時代先鋒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