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換一個角度看紡織品貿易爭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3日 09:31 上海證券報 | |||||||||
在目前備受關注的中國紡織品爭端事件中,有一個現象極易被大家所忽視:中國的許多紡織品是以貼牌生產以及歐美公司業務外包的形式出口到歐美國家的,或者是歐美大型跨國公司的中國業務與其本國業務之間的紡織品貿易往來日漸頻繁,這些因素導致了今年以來歐美國家對中國紡織品的進口激增。 近日華爾街日報以"美國襪廠在貿易問題上分歧嚴重"為標題發
有分析家指出,這場爭論實際上反映了美國制襪業內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爭斗,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管理人士和那些執意要使生產業務留在美國的經理人之間的爭斗。這種爭斗為一些政客呼吁對進口來自中國的產品實施貿易限制并迫使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提供了借口。 另外,歐美跨國公司的中國業務與本國業務之間的關聯貿易比重不斷上升。歐美跨國公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在中國建廠或加強在華采購業務,通過增加其中國業務與本國業務的貿易往來,來提高其在本國市場的競爭力。例如,中國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占到一半比重,而加工貿易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占到了80%比重。因而,有美國經濟學家指出,不是匯率變化而是美國的需求推動了其對中國紡織品的進口需求,并部分地抵消了美元貶值,有利于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影響。 那么,上面的敘述能說明什么問題呢?第一,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已波及到歐美國家包括紡織業在內的所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導致這些產業開始分化并出現了分歧。分歧的一方是那些將生產業務外包出去的跨國公司,另一方則是那些被海外生產商搶走訂單的小供應商。第二,引起中國紡織品爭端的根源不是因中國匯率機制導致紡織品定價過低,而是歐美市場對具有成本低廉競爭優勢的中國紡織品的巨大需求。 因而,導致中國紡織品爭端的根本原因來自于歐美國家自身,歐盟尤其是美國在中國紡織品爭端問題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應對措施和要求人民幣升值,無助于減少他們的貿易逆差,同樣也是不明智的舉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