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部委專題--商務部 > 正文
 

專家談儀器儀表行業市場(3)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2日 12:29 商務部網站

  二、2005年儀器儀表行業態勢展望目前,各行業歸口部門、協會組織都在密切關注宏觀調控下行業態勢的變化。我們估計,我國儀器儀表行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增幅大概在16%~21%,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預計達1380億~1500億元;但結果最終將取決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時間以及對行業影響的滯后期。若GDP增幅降至8%以內,儀器儀表行業的增幅應為16%~18%;若為8.5%以上,增幅應為18%~21%。16%~18%的增長看起來也不低,但這是一個平均數,三資企業大概能達到20%~27%,國有企業
和民營企業僅為10%~15%,大部分企業將感到壓力和困難。2005年,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增幅預計與2004年持平,在18.8%左右,但實績下降。進出口方面。儀器儀表進口將繼續增長,尤其是一些外資大工程項目的交付可能使某些產品的進口呈階段性上升,但進口整體增幅將從前幾年連續同比增幅50%左右回落至30%上下,主要原因是:(1)本國企業競爭力增強,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如DCS、大口徑電磁流量計等,本國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正逐步提高;(2)三資企業增多,產品大量在中國生產,以直接面對市場需求;(3)宏觀調控抑制了部分盲目進口。出口將持續增長,并且增幅可能超過進口的增幅,主要原因是:(1)國內需求增長減緩,迫使產能過大的中低檔產品生產企業加大力度開拓國外市場;(2)隨著國內企業產品水平的提高,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如電動執行機構、油田雙相流測量裝置等開始出口;(3)外資轉移來華生產見效(如GE的醫療儀器、日本橫河的工業儀表等),三資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已占其銷售收入的47.4%。進出口逆差繼續上升,并將首次超過百億美元,儀器儀表行業是機電工業中逆差最大行業的狀況在2005年不會改變。三、建議關注的幾個問題1.宏觀調控的影響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下,2005年儀器儀表行業總體需求仍旺。環保儀器、生產安全監測儀器、食品安全儀器、醫療儀器、衡器、水表、煤氣表及分析、光學、電子測量等科學測試儀器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地質勘探、氣象、海洋等專用儀器、電度表等電工儀器儀表因需求不旺,預計增長均為一位數。車用儀表的增幅2004年已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今年還將繼續回落。此外,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的行業所用的儀器儀表需求增速將減緩:測繪儀器因整頓減少開發區、抑制房地產熱、控制土地使用等原因,增幅將下降;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是儀器儀表最大的分行業,隨著國家對未經審批火電項目的清理整頓和60萬千瓦以上大機組比例的增大,2004年因火電建設引起的需求增長在今年預計將趨于平穩或減緩,但因訂交貨周期影響,其銷售收入的增速減緩則將在2006年才會出現。2.積極正確應對外資儀器儀表行業是吸引外資比例最大的制造業之一。外資進入對民族儀表工業的沖擊已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從歷史上看,外資進入儀器儀表行業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一是應用領域,一是制造領域。上個世紀80年代,外資首先從應用領域進入,例如自動化成套工程;然后通過制造領域,開始與行業企業展開技術輸出,進行投資。外資的進入大概分這樣三個階段: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前,通過技術輸出,從應用和制造兩個領域進入中國,這一階段其目的是“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至中國加入WTO以前,外資開始對技術輸出進行控制,盡力爭取主導合資公司,以達到擴大市場的目的,這一階段其目的是“擴張”;中國加入WTO以后,即現階段,外資加大了獨資和兼并國內企業的力度,并向中國轉移生產,這一階段其目的是“控制和轉移”。外資的進入,既有增加資金、利于改革開放、促進技術與管理水平提高、增加就業等好處,又有削弱民族產業、危及行業核心技術獨立自主和產業安全等弊端。從全局來看,引進外資的影響是長遠的、宏觀的、間接的;從企業來看,外資進入的影響則是當前的、實際的、直接的。例如,外資的進入促進了就業,為我們培養了人才,但當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卻要直接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怎樣積極正確應對?我們認為,要“正確支持、適應利用、應對有方、核心自主”,即一方面要積極利用外資見效,另一方面要確保重要產業核心技術自主。“提高引資質量,積極正確利用外資”應列入重要議程。3.行業發展瓶頸——技術來源當前,技術來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過去,我們是整套技術,包括設計圖紙、專利、KNOW-HOW、工藝和生產校驗專用設備,全盤引進。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方式。現在,一方面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對技術輸出進行控制;另一方面,如果對技術升級衍生出的新一代產品,我們也全盤引進,那就既不經濟也不必要了。也許它的50%是原有的普通技術,40%是一般技術,僅僅10%才是真正不容易突破的技術。這樣進行分解之后,前面的50%就不存在引進的問題;中間的40%,經過努力,完全可以自己解決,有些是別的行業、別的企業已經掌握了的技術;真正需要引進的就只是那10%。所以,我們要從原來全盤引進的方式轉變為分解式引進,并進行繼承創新和集成創新。所謂繼承創新,就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升級發展;所謂集成創新,就是綜合運用國內外分散的技術來進行創新。同時,要產學研、產用研相結合,突破技術控制,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快核心技術自主。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
口蹄疫疫情進展
高考最后沖刺
日本甲級戰犯罪行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諾貝爾獎得主來京
汽車笑話集錦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中國艾滋病調查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