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的決定,未施即收,究竟為何?昨天下午,商務部長薄熙來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向中外記者鄭重釋疑,足見中國政府此次行動有著重大意義。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紡織品“后配額”時代并非貿易壁壘轟然倒塌的時代,與此相反,紡織品國際貿易正處在秩序重構的風口浪尖。
在美國和歐盟先后提高嗓門,嚷著要對中國紡織品“調查”、“設限”之際,今年初,中國宣布對紡織品出口從量計征關稅,最近又作出大幅提高74種紡織品出口關稅的決定,中國企業稱之為“自我犧牲”,目的是抑制過快的出口增長,換來美歐的理解,不再對中國紡織品設限。
然而,中國“以和為貴”的態度遇上了美歐的“冷臉”。美國和歐盟堅持采取設限措施,沒有對中國的誠意作出積極回應,這對中國的紡織品企業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此情況下,中國取消了部分紡織品的出口關稅,收回了剛送出去的旨在和解的“禮物”。一予一取,在這場貿易爭端中,中國以罕見的靈活務實姿態,將主動權抓在了手里。中國在提醒美歐,不能要價太高!
顯然,如果美歐仍然遵循其僵化的思維,中國和美歐的談判無法達成結果。道理很簡單,中國紡織品出口激增是市場化的結果,不是中國的錯,中國已經有誠意、也有措施改善出口激增的狀況,但解決問題不能光靠中國一方的努力。
眼下,球被踢回美歐一邊,是繼續設限?還是通過談判真正解決問題?眼下受到考驗的是美歐的態度。
中美歐紡織品貿易爭端形勢復雜。美國國內紡織業日漸式微,中國輸美紡織品激增事實上沒有對其相關產業產生多少損害,為何美國要大跳起來?看看最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問題最近再度在美國被大炒特炒,以及歐盟步美國后塵對人民幣升值施壓,就可以明白——紡織品貿易爭端是中美歐經濟關系新一輪博弈的一個角力場。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如果中美歐關于紡織品的摩擦要持續到2008年,那么他們應該學會在動蕩中生存和發展。(信息來源:紡織服裝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