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是眼下的熱門詞匯。筆者以為,我們在期盼和諧社會的同時,更需要正視影響和諧構建的一些問題,例如分配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在經濟取得了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利益分配機制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鍋飯”被打破,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的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分配體制改革促進了效率,支持了經濟快速增長
,使居民人均收入也保持了較快增長。但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經濟,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擴大。據統計,我國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在1981年是0.28,1991年是0.33,2001年已超過國際警戒線0.4。
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市場機制下的“馬太效應”導致富者越富的趨勢,也有因市場體制不完善導致的壟斷和尋租,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此外,我國兩元經濟結構尚未解決,地區間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差別較大,諸如此類的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的擴大,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近年來,政府也意識到收入差距過大對社會帶來的危害性,并試圖通過二次分配(即稅收調節和財政轉移支付)來解決公平問題。然而,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一方面首要任務還要促進發展,目前我國所得稅率和發展中國家相比已不低,用過高的所得稅調節收入將會影響效率,降低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不利于發展。另一方面,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財力都還有限,財政轉移支付能力還遠不能解決問題。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期里,我國居民間的收入差距還難以縮小。因此,我們應當借鑒市場經濟較發達國家的經驗,推進調節收入的社會第三次分配。
社會第三次分配是從支出上考慮,在一些社會生活領域里如何讓富人多出錢,窮人少出錢,也即實行社會收入的轉移支付,彌補財政轉移支付的不足。比如住房制度,讓貧困家庭住廉租屋,讓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通過市場解決其住房就是一例。又如,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問題,有人認為高校收費高使很多貧困學生上不起大學,所以要降低收費。其實如果讓富人和窮人都付同樣的學費,即使降低了學費,比如從4000元降到2000元,有些貧困學生還是付不起;何況讓富人和窮人付同樣低的學費,也是不公平的。回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有很多學生到歐美國家留學,雖然那些高校學費很貴,但大部分中國學生并沒有付費,有的獲得減免費或學校提供的獎學金、助學金,有的獲得了社會基金的支持。為什么?因為有富人付了較高的學費,有大老板捐贈建立的各種各樣基金(如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等),通過學校和基金實現了社會收入的轉移支付。所以,學費高低并非公平的標準,合理的制度應該是讓富人多出錢,窮人少出錢。
鼓勵富人捐資建立各種社會基金,資助公益性事業或慈善事業是實現社會收入轉移支付的有效途徑。這種基金一旦建立便成為一種社會所有的財產,由專門的基金管理委員會管理,按照基金章程規定的用途運作,可用于資助科學研究、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或用于扶貧幫困、助學、救難等慈善事業。
為了鼓勵富人捐資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國際通行辦法是免除捐款的所得稅,基金可以個人或企業的名字命名。這既能體現政府財政支持,也能讓個人和企業通過基金樹立起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改變社會上的仇富心態,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而各種社會基金的建立又將有力支持社會事業的發展。上海也建立了一些社會基金,但大多還是由政府在組建,或是拉贊助。專家建議,在新一輪發展中,要鼓勵更多個人和企業捐款組建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既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又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
《市場報》 (2005年05月31日 第二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