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8億余元資金進入汽車行業不足一年,重慶力帆集團就開始為自己24億的造車計劃所面臨的資金難題而備受煎熬了。
資金困境
今年3月,幾乎就在浙江民營企業奧克斯突然宣布撤出汽車業的同時,重慶力帆集團董
事長尹明善公布了力帆集團的造車計劃:2010年力帆汽車將形成年產微型汽車10萬輛的生產規模。
而要實現這個造車計劃,力帆的汽車項目就必須達到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投資汽車的底線,即20億元,從而順利拿到國家發改委的項目準生證。斯時,尹明善宣布力帆汽車項目將投資24億元,達到年生產能力15萬輛整車、20萬臺發動機的規模。一期將投入9.8億元,完成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設備及相關檢測設備。力爭今年生產2.5萬輛,銷售收入15億元;到2007年,生產10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
但是,在隨后的具體操作中,力帆驟然感到了資金運行的巨大壓力。力帆從摩托車業進入到汽車業所需的24億元資金如何解決?
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曾告訴記者,力帆至少有三個途徑:一是力帆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資金,尹說,力帆集團7年共出口7.36億美元,僅退稅就共有8.82億元。而力帆汽車項目第一期所需的9億多元投入,就是退稅的錢;二是力帆早在兩年前就啟動的香港上市融資計劃。若如愿上市,可融到10億元資金;三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作,或者直接與國內的民營企業合資完成力帆的造車計劃。
4月底,力帆高層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力帆轎車項目生產目錄的正式批文雖然還未下發,但由于已經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正式受理,力帆轎車項目準生證已成定局。然而力帆的造車計劃在資金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是力帆已經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至少在本年度,不會有香港上市融資的安排了;二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資合作的事宜已然擱淺。原因是長安、一汽等無意與力帆合作生產轎車。
所以,目前,力帆造車的資金還是只有依靠自己摩托車出口的積累。
盡管如此,尹明善認為,力帆有信心解決暫時的困難,力帆24億造車計劃不動搖。
香港上市融資計劃為何推遲?
據重慶媒體的報道說,力帆已將絕大部分資金投入造車項目,號召全體員工共渡難關。
但是,從力帆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力帆10年積累的18億身家和流動資金不可能支撐龐大而長期的造車投入。那么,力帆將如何應對呢?
力帆高層人士說,力帆只是在今年內將不會在香港上市融資,但力帆海外融資的計劃不變。三年前,力帆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GAC聯手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尹出資3500萬美元,占33.5%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尹說已準備將旗下最優質的資產——發動機業務注入該公司,力爭明后年在新加坡上市。
但何以在資金緊缺之際卻推遲在香港上市呢?
力帆高層人士的解釋是,暫時推遲在香港上市計劃,是為了做好汽車項目后增加上市魅力和融資分量。
而知情人士透露說,力帆推遲在香港的上市計劃,其實是不得已之舉。
按照尹明善的方略,力帆在兩年前就決定將力帆集團旗下的摩托車公司推上香港市場,從那時就開始進行上市私募招股,當時,還吸引了包括法國里昂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大馬銀行等金融巨頭,這些公司均表示愿意成為該公司股東。
力帆原來的計劃是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在香港上市。但后來一些原來表示將支持力帆在港上市的投資機構忠告力帆說,隨著2004年底國內股市跌入低谷和內地公司在港上市后的疲軟表現,內地概念股難有大的起色,而且,力帆融資的目的是投入轎車項目。但恰恰從去年底開始,國內汽車業由于過度投資,正面臨行業格局洗牌的時期,作為汽車制造業的后來者,在資金實力和行業力量上,海外投資者對力帆的汽車項目的前景容易受大環境變化的誘導而產生質疑。如果力帆此時匆忙上市,時機選擇不當,融資將變得艱難。
權衡之下,力帆聽從了投資機構的勸告,加上力帆集團內部公司治理上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還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梳理,力帆集團公司董事會遂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
據悉,力帆現在的計劃是選擇明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
造車才能保持速度
事實上,盡管24億的造車資金遭遇關隘,但造車又是力帆必須完成的產業轉換。
力帆用10年時間,就從一個只有9個員工的小作坊成為世界摩托車制造業巨頭和中國大企業集團500強,這使得董事長尹明善對速度和規模有極高的期望,他一直認為要保持力帆的持續優勢,必須用15到20年的時間把力帆做到年產值過百億的強勢企業,不然,力帆就極可能被強大的國際資本吃掉或者銷毀。
但尹又清楚,力帆僅靠傳統的摩托車產業是很難實現上述目標的。由于連年的價格戰,摩托車價格已達到微利甚至無利的尷尬境地,就連力帆一度寄予厚望的東南亞市場,每輛摩托車也僅有30-40元利潤。尹明善曾對本報記者測算說,力帆的摩托車做到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就到頂了。而在2003年,力帆的銷售收入就已經達到4.86億美元,已經接近增長極限了。
由此,尹明善不得不憂慮,一個摩托車企業在未來的5-8年內,很難突破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極限。尹還說,即使達到這一規模,換算成美元也不過6億多。而6億多美元用全球化標準看,充其量是個中小企業。因此,力帆必須尋找新的產業支點。
尹明善告訴本報記者,三年前,他決定,力帆要充分利用自己通過摩托業形成的品牌優勢去開拓多個產業。
于是,力帆在過去三年,先后貼牌(OEM)生產家電、白酒、防盜門、礦泉水、服裝、運動鞋等產品,還在證券、金融等領域不斷運營——斥資4000萬元認購了光大銀行2000萬股法人股;在廣東拿下了當地一家期貨公司91%的股權。
尹明善說,多元化的目的就是力帆要構筑以摩托車、汽油機、汽車電子、農機生產、媒體傳播等實業為塔基,酒、防盜門等OEM生產為塔身,銀行、證券、期貨等資本運作為塔尖的“力帆金字塔”。
但是,兩年多的投資實踐顯示,力帆的多元化生產未能獲得期望中的巨大投資回報,反而還成為力帆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摩托車制造企業現在的隱痛。后來,尹明善發現投資汽車業才是力帆最有可能實現自己百億公司的宏偉計劃的圣地——力帆要師法日本本田模式,盡快完成從中國摩托出口大王向汽車、摩托車出口雙大王的戰略轉移。
尹明善為力帆制定的一個目標是,20年后,重慶力帆的摩托車僅占銷售收入的9%,其他91%的銷售收入都來自汽車。
尹明善對汽車業可能給力帆帶來的利潤有著強烈的期盼,但是,早已先行進入并有著江浙雄厚的民間資金作后盾的吉利等民營企業尚且還處在艱難摸索之中,何況后來的力帆。
而在轎車給力帆帶來利潤之前,它又必須經歷一個不短的燒錢期。因此,力帆在公司股權變革上顯露出了急迫的心情,尹明善公開宣布,只要力帆控股51%,歡迎其它的資金通過股份制合作方式進入力帆。尹透露說,目前,國內已有兩三家大型民營企業有意投資力帆,參股力帆轎車。 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8億余元資金進入汽車行業不足一年,重慶力帆集團就開始為自己24億的造車計劃所面臨的資金難題而備受煎熬了。
資金困境
今年3月,幾乎就在浙江民營企業奧克斯突然宣布撤出汽車業的同時,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公布了力帆集團的造車計劃:2010年力帆汽車將形成年產微型汽車10萬輛的生產規模。
而要實現這個造車計劃,力帆的汽車項目就必須達到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投資汽車的底線,即20億元,從而順利拿到國家發改委的項目準生證。斯時,尹明善宣布力帆汽車項目將投資24億元,達到年生產能力15萬輛整車、20萬臺發動機的規模。一期將投入9.8億元,完成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設備及相關檢測設備。力爭今年生產2.5萬輛,銷售收入15億元;到2007年,生產10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
但是,在隨后的具體操作中,力帆驟然感到了資金運行的巨大壓力。力帆從摩托車業進入到汽車業所需的24億元資金如何解決?
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曾告訴記者,力帆至少有三個途徑:一是力帆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資金,尹說,力帆集團7年共出口7.36億美元,僅退稅就共有8.82億元。而力帆汽車項目第一期所需的9億多元投入,就是退稅的錢;二是力帆早在兩年前就啟動的香港上市融資計劃。若如愿上市,可融到10億元資金;三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作,或者直接與國內的民營企業合資完成力帆的造車計劃。
4月底,力帆高層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力帆轎車項目生產目錄的正式批文雖然還未下發,但由于已經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正式受理,力帆轎車項目準生證已成定局。然而力帆的造車計劃在資金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是力帆已經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至少在本年度,不會有香港上市融資的安排了;二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資合作的事宜已然擱淺。原因是長安、一汽等無意與力帆合作生產轎車。
所以,目前,力帆造車的資金還是只有依靠自己摩托車出口的積累。
盡管如此,尹明善認為,力帆有信心解決暫時的困難,力帆24億造車計劃不動搖。
香港上市融資計劃為何推遲?
據重慶媒體的報道說,力帆已將絕大部分資金投入造車項目,號召全體員工共渡難關。
但是,從力帆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力帆10年積累的18億身家和流動資金不可能支撐龐大而長期的造車投入。那么,力帆將如何應對呢?
力帆高層人士說,力帆只是在今年內將不會在香港上市融資,但力帆海外融資的計劃不變。三年前,力帆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GAC聯手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尹出資3500萬美元,占33.5%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尹說已準備將旗下最優質的資產——發動機業務注入該公司,力爭明后年在新加坡上市。
但何以在資金緊缺之際卻推遲在香港上市呢?
力帆高層人士的解釋是,暫時推遲在香港上市計劃,是為了做好汽車項目后增加上市魅力和融資分量。
而知情人士透露說,力帆推遲在香港的上市計劃,其實是不得已之舉。
按照尹明善的方略,力帆在兩年前就決定將力帆集團旗下的摩托車公司推上香港市場,從那時就開始進行上市私募招股,當時,還吸引了包括法國里昂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大馬銀行等金融巨頭,這些公司均表示愿意成為該公司股東。
力帆原來的計劃是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在香港上市。但后來一些原來表示將支持力帆在港上市的投資機構忠告力帆說,隨著2004年底國內股市跌入低谷和內地公司在港上市后的疲軟表現,內地概念股難有大的起色,而且,力帆融資的目的是投入轎車項目。但恰恰從去年底開始,國內汽車業由于過度投資,正面臨行業格局洗牌的時期,作為汽車制造業的后來者,在資金實力和行業力量上,海外投資者對力帆的汽車項目的前景容易受大環境變化的誘導而產生質疑。如果力帆此時匆忙上市,時機選擇不當,融資將變得艱難。
權衡之下,力帆聽從了投資機構的勸告,加上力帆集團內部公司治理上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還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梳理,力帆集團公司董事會遂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
據悉,力帆現在的計劃是選擇明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
造車才能保持速度
事實上,盡管24億的造車資金遭遇關隘,但造車又是力帆必須完成的產業轉換。
力帆用10年時間,就從一個只有9個員工的小作坊成為世界摩托車制造業巨頭和中國大企業集團500強,這使得董事長尹明善對速度和規模有極高的期望,他一直認為要保持力帆的持續優勢,必須用15到20年的時間把力帆做到年產值過百億的強勢企業,不然,力帆就極可能被強大的國際資本吃掉或者銷毀。
但尹又清楚,力帆僅靠傳統的摩托車產業是很難實現上述目標的。由于連年的價格戰,摩托車價格已達到微利甚至無利的尷尬境地,就連力帆一度寄予厚望的東南亞市場,每輛摩托車也僅有30-40元利潤。尹明善曾對本報記者測算說,力帆的摩托車做到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就到頂了。而在2003年,力帆的銷售收入就已經達到4.86億美元,已經接近增長極限了。
由此,尹明善不得不憂慮,一個摩托車企業在未來的5-8年內,很難突破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極限。尹還說,即使達到這一規模,換算成美元也不過6億多。而6億多美元用全球化標準看,充其量是個中小企業。因此,力帆必須尋找新的產業支點。
尹明善告訴本報記者,三年前,他決定,力帆要充分利用自己通過摩托業形成的品牌優勢去開拓多個產業。
于是,力帆在過去三年,先后貼牌(OEM)生產家電、白酒、防盜門、礦泉水、服裝、運動鞋等產品,還在證券、金融等領域不斷運營——斥資4000萬元認購了光大銀行2000萬股法人股;在廣東拿下了當地一家期貨公司91%的股權。
尹明善說,多元化的目的就是力帆要構筑以摩托車、汽油機、汽車電子、農機生產、媒體傳播等實業為塔基,酒、防盜門等OEM生產為塔身,銀行、證券、期貨等資本運作為塔尖的“力帆金字塔”。
但是,兩年多的投資實踐顯示,力帆的多元化生產未能獲得期望中的巨大投資回報,反而還成為力帆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摩托車制造企業現在的隱痛。后來,尹明善發現投資汽車業才是力帆最有可能實現自己百億公司的宏偉計劃的圣地——力帆要師法日本本田模式,盡快完成從中國摩托出口大王向汽車、摩托車出口雙大王的戰略轉移。
尹明善為力帆制定的一個目標是,20年后,重慶力帆的摩托車僅占銷售收入的9%,其他91%的銷售收入都來自汽車。
尹明善對汽車業可能給力帆帶來的利潤有著強烈的期盼,但是,早已先行進入并有著江浙雄厚的民間資金作后盾的吉利等民營企業尚且還處在艱難摸索之中,何況后來的力帆。
而在轎車給力帆帶來利潤之前,它又必須經歷一個不短的燒錢期。因此,力帆在公司股權變革上顯露出了急迫的心情,尹明善公開宣布,只要力帆控股51%,歡迎其它的資金通過股份制合作方式進入力帆。尹透露說,目前,國內已有兩三家大型民營企業有意投資力帆,參股力帆轎車。 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8億余元資金進入汽車行業不足一年,重慶力帆集團就開始為自己24億的造車計劃所面臨的資金難題而備受煎熬了。
資金困境
今年3月,幾乎就在浙江民營企業奧克斯突然宣布撤出汽車業的同時,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公布了力帆集團的造車計劃:2010年力帆汽車將形成年產微型汽車10萬輛的生產規模。
而要實現這個造車計劃,力帆的汽車項目就必須達到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投資汽車的底線,即20億元,從而順利拿到國家發改委的項目準生證。斯時,尹明善宣布力帆汽車項目將投資24億元,達到年生產能力15萬輛整車、20萬臺發動機的規模。一期將投入9.8億元,完成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設備及相關檢測設備。力爭今年生產2.5萬輛,銷售收入15億元;到2007年,生產10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
但是,在隨后的具體操作中,力帆驟然感到了資金運行的巨大壓力。力帆從摩托車業進入到汽車業所需的24億元資金如何解決?
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曾告訴記者,力帆至少有三個途徑:一是力帆依靠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大戶而累積的資金,尹說,力帆集團7年共出口7.36億美元,僅退稅就共有8.82億元。而力帆汽車項目第一期所需的9億多元投入,就是退稅的錢;二是力帆早在兩年前就啟動的香港上市融資計劃。若如愿上市,可融到10億元資金;三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作,或者直接與國內的民營企業合資完成力帆的造車計劃。
4月底,力帆高層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力帆轎車項目生產目錄的正式批文雖然還未下發,但由于已經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正式受理,力帆轎車項目準生證已成定局。然而力帆的造車計劃在資金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是力帆已經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至少在本年度,不會有香港上市融資的安排了;二是與長安、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巨頭合資合作的事宜已然擱淺。原因是長安、一汽等無意與力帆合作生產轎車。
所以,目前,力帆造車的資金還是只有依靠自己摩托車出口的積累。
盡管如此,尹明善認為,力帆有信心解決暫時的困難,力帆24億造車計劃不動搖。
香港上市融資計劃為何推遲?
據重慶媒體的報道說,力帆已將絕大部分資金投入造車項目,號召全體員工共渡難關。
但是,從力帆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力帆10年積累的18億身家和流動資金不可能支撐龐大而長期的造車投入。那么,力帆將如何應對呢?
力帆高層人士說,力帆只是在今年內將不會在香港上市融資,但力帆海外融資的計劃不變。三年前,力帆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GAC聯手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尹出資3500萬美元,占33.5%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尹說已準備將旗下最優質的資產——發動機業務注入該公司,力爭明后年在新加坡上市。
但何以在資金緊缺之際卻推遲在香港上市呢?
力帆高層人士的解釋是,暫時推遲在香港上市計劃,是為了做好汽車項目后增加上市魅力和融資分量。
而知情人士透露說,力帆推遲在香港的上市計劃,其實是不得已之舉。
按照尹明善的方略,力帆在兩年前就決定將力帆集團旗下的摩托車公司推上香港市場,從那時就開始進行上市私募招股,當時,還吸引了包括法國里昂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大馬銀行等金融巨頭,這些公司均表示愿意成為該公司股東。
力帆原來的計劃是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在香港上市。但后來一些原來表示將支持力帆在港上市的投資機構忠告力帆說,隨著2004年底國內股市跌入低谷和內地公司在港上市后的疲軟表現,內地概念股難有大的起色,而且,力帆融資的目的是投入轎車項目。但恰恰從去年底開始,國內汽車業由于過度投資,正面臨行業格局洗牌的時期,作為汽車制造業的后來者,在資金實力和行業力量上,海外投資者對力帆的汽車項目的前景容易受大環境變化的誘導而產生質疑。如果力帆此時匆忙上市,時機選擇不當,融資將變得艱難。
權衡之下,力帆聽從了投資機構的勸告,加上力帆集團內部公司治理上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還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梳理,力帆集團公司董事會遂決定推遲在香港上市融資的時間。
據悉,力帆現在的計劃是選擇明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
造車才能保持速度
事實上,盡管24億的造車資金遭遇關隘,但造車又是力帆必須完成的產業轉換。
力帆用10年時間,就從一個只有9個員工的小作坊成為世界摩托車制造業巨頭和中國大企業集團500強,這使得董事長尹明善對速度和規模有極高的期望,他一直認為要保持力帆的持續優勢,必須用15到20年的時間把力帆做到年產值過百億的強勢企業,不然,力帆就極可能被強大的國際資本吃掉或者銷毀。
但尹又清楚,力帆僅靠傳統的摩托車產業是很難實現上述目標的。由于連年的價格戰,摩托車價格已達到微利甚至無利的尷尬境地,就連力帆一度寄予厚望的東南亞市場,每輛摩托車也僅有30-40元利潤。尹明善曾對本報記者測算說,力帆的摩托車做到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就到頂了。而在2003年,力帆的銷售收入就已經達到4.86億美元,已經接近增長極限了。
由此,尹明善不得不憂慮,一個摩托車企業在未來的5-8年內,很難突破5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極限。尹還說,即使達到這一規模,換算成美元也不過6億多。而6億多美元用全球化標準看,充其量是個中小企業。因此,力帆必須尋找新的產業支點。
尹明善告訴本報記者,三年前,他決定,力帆要充分利用自己通過摩托業形成的品牌優勢去開拓多個產業。
于是,力帆在過去三年,先后貼牌(OEM)生產家電、白酒、防盜門、礦泉水、服裝、運動鞋等產品,還在證券、金融等領域不斷運營——斥資4000萬元認購了光大銀行2000萬股法人股;在廣東拿下了當地一家期貨公司91%的股權。
尹明善說,多元化的目的就是力帆要構筑以摩托車、汽油機、汽車電子、農機生產、媒體傳播等實業為塔基,酒、防盜門等OEM生產為塔身,銀行、證券、期貨等資本運作為塔尖的“力帆金字塔”。
但是,兩年多的投資實踐顯示,力帆的多元化生產未能獲得期望中的巨大投資回報,反而還成為力帆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摩托車制造企業現在的隱痛。后來,尹明善發現投資汽車業才是力帆最有可能實現自己百億公司的宏偉計劃的圣地——力帆要師法日本本田模式,盡快完成從中國摩托出口大王向汽車、摩托車出口雙大王的戰略轉移。
尹明善為力帆制定的一個目標是,20年后,重慶力帆的摩托車僅占銷售收入的9%,其他91%的銷售收入都來自汽車。
尹明善對汽車業可能給力帆帶來的利潤有著強烈的期盼,但是,早已先行進入并有著江浙雄厚的民間資金作后盾的吉利等民營企業尚且還處在艱難摸索之中,何況后來的力帆。
而在轎車給力帆帶來利潤之前,它又必須經歷一個不短的燒錢期。因此,力帆在公司股權變革上顯露出了急迫的心情,尹明善公開宣布,只要力帆控股51%,歡迎其它的資金通過股份制合作方式進入力帆。尹透露說,目前,國內已有兩三家大型民營企業有意投資力帆,參股力帆轎車。尹明善認為,力帆造車已經是沒有回頭路了。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