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已入佳境,中國與東盟在互為對方重要的貿易、投資伙伴的同時,雙邊的經濟技術合作也得到了拓展,東盟國家已經是中國重要的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市場。中國企業在東南亞開展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既可以減輕國內就業壓力,又可以帶動設備和材料的出口,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一、現狀與特點
我國在東南亞各國的承包工程公司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已取得明顯成效。中國企業不但建設了一批質量好、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增加了當地的就業和稅收,還引進了適合其經濟發展水平的設備和技術,培養了技術人員,在當地產生了良好影響,贏得了良好聲譽。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南洋分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新加坡頗具影響;中國企業在泰國承包業務已走上良性發展軌道;中國公司在馬來西亞承建的檳城水壩、巴貢水電站、古晉燃煤電站等項目得到了當地業主的信賴和好評;現天津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中國地質工程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等已在老撾承包工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中資公司在柬埔寨承包工程市場已站穩了腳跟;中資公司的工程承包實力也為緬甸所認可,在緬甸承攬的大型項目也較多。
中國公司在東盟各國開展的合作形式也趨于多樣化,如2000年上海隧道股份公司與瑞典、新加坡的公司聯合承建了目前新加坡市場最大的土建工程地鐵濱海線C825標,合同金額3.44億新元。1990年代特別是泰國發生金融危機前夕,我企業在泰國承攬到的項目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為主向勞動與技術密集型相結合轉變,業務領域涉及房地產、公路、橋梁、冶金、水利、碼頭、航道疏浚、鉆井等領域;合同內容也呈多樣化,如設計、咨詢、建設、設備材料供應、合作管理等。
我國對東南亞派出的勞務人員素質開始提高,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比重越來越大。對東南亞勞務合作業務由開始時以派出建筑工程勞務為主逐漸向多領域擴展,外派勞務人員既有普通工人、技工和農民,也有工程師、醫生、護士、會計師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還有飛機修理、計算機軟件設計與應用、工程設計與咨詢、項目監理和經營管理領域的人才,如在柬埔寨,除在柬投資和承包工程帶出勞務外,隨著柬制衣業的發展,我向柬輸出了大量服裝加工等技術勞務。
承包工程項目檔次和技術含量有所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以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等為代表的一些行業內龍頭企業具備了承攬EPC、BOT項目的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高。由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和中國成達工程公司以BOOT方式興建、總投資1億美元的印尼巨港電站于2004年8月并網發電成功,這是中國企業首次以BOOT方式承建的境外工程項目,充分顯示了我國在承攬大項目上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此外,2003年5月,中國寰球工程公司與越南化學總公司簽訂海防磷酸二銨項目工程建設管理承包(PMC)合同,這是中國公司在同外國公司競爭中所簽訂的第一個完整的PMC項目。2002年底,由中國電力技術進出口公司以BOT方式承攬的柬埔寨基里隆一級水電站修復工程項目竣工,這是我國公司在境外第一個以BOT方式建設完成的項目;同年印尼東加里曼丹化肥公司3號尿酸倉庫BLT項目竣工,也表明我國企業的項目經營方式逐步向項目管理承包、BOT等高層次方式發展,項目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在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企業也以菲律賓政府鼓勵的BOT方式積極參與,對于促進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方式的多元化意義重大。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1、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受東南亞總體經濟形勢的影響,當地承包勞務市場出現萎縮,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終止或取消了上百億美元的建設項目,給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在承包工程領域,由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滯后負面效應尚在延續。如馬來西亞自從危機爆發后,許多項目缺乏資金,無法繼續支付甚至長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我公司困難重重,尤其是經營房地產的承包公司損失慘重;在泰國,由于缺乏資金,帶資承包成為承包工程市場的主流,傳統經營的承包方式受到挑戰,提供出口信貸越來越成為企業奪標的前提條件,我國企業經營環境漸趨嚴峻;在緬甸,絕大多數項目需要承包商解決融資問題,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對緬甸提供了11億多美元的出口信貸,主要用于支持我機電產品出口和我在緬承攬工程項目。目前,緬甸對我已到期的貸款拖欠達1億美元,因此,在緬甸從事工程承包業務信貸風險很大;越南同樣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對于申請到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的項目,越方均要求外國承包商與越南企業聯合投標,而對于自籌資金項目,一般要求外國承包商提供信貸或帶資承包,這無疑加大了競標難度。新加坡在進入2001年后,伴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其經濟也受到很大沖擊,建筑業急劇萎縮,工程招標數量明顯減少,合同金額大的工程項目更是鳳毛麟角,令在新加坡的我工程承包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2、泰國和菲律賓是世界勞務輸出大國,兩國對外來勞務控制嚴格,政府不給外來普通勞務發放工作準證。我國對泰輸出勞務規模受限,每年在2000人次徘徊,我國在菲律賓的勞工還不足300人。印尼勞務的總政策是保護本國的勞動力,以解決國內就業問題,因此印尼目前只允許引進外籍專業人員,一般勞務人員不予引進。馬來西亞目前也沒有向我國開放普通勞務市場。馬來西亞普通勞務主要來自印尼和孟加拉國,對于中國勞務,即使專業管理人員也較難獲得當地的工作準證。我勞務在柬埔寨更是混亂一片,各種非法中介活動頻繁,我勞務經常被騙,尤其在制衣、農業開發、建筑工程以及服務業被騙事件時有發生。
3、承包工程市場競爭空前激烈,“暗箱”操作盛行、圍標現象屢見不鮮。柬埔寨工程市場環境較惡劣、法律環境不理想,各種不良中介活動頻繁,我有關企業防不勝防。在越南,中國工程承包公司在許多領域難與其他外國公司競爭,主要是因為越南迷信西方的技術設備,不相信中國的技術設備,沒有給中國公司平等的競爭機會,導致中國公司在很有希望的招標中連連失利。馬來西亞工程項目則由于政府過分照顧馬來人土著公司的利益而運作復雜,招投標不規范。
4、工程技術含量不高。多數中資公司以承接一般土建項目、房屋住宅項目及分包基礎設施工程為主,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涉足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的綜合性項目,整體來說,中資承包工程公司的經營范圍較窄,大多數公司從事的是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工作。如20世紀80年代,我企業在泰國主要承包或分包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中小型土建項目;我在馬來西亞開展承包工程的公司有30多家,除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建設集團公司等少數幾家有一定專業優勢外,其余均為在馬搞一般土建的工程公司。
5、公司資質偏低,如大多數中國公司在新加坡建筑業的承包工程資質較低,有的甚至沒申請資質。新加坡共有近百家擁有A1級資質的公司,而中國公司只有中建南洋發展有限公司一家具有此資質。資質低嚴重阻礙了中國公司在新加坡的發展。
三、蘊藏的新商機及對策
近幾年,東盟的內外環境發生新的變化,經濟有了新的起色,東南亞經濟正經歷一個新的發展期。2004年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十分強勁,GDP增長率達到6.2%,明顯高于2003年的4.8%。根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05年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將在5.7%以上。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恢復,建設項目增多,勞工短缺,為我帶來有利條件。如泰國從2003年開始經濟發展良好,帶動了工程承包業務的發展,成為東南亞的亮點;馬來西亞和印尼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兩國決定投入巨資,重新啟動金融危機期間因資金困難而停建、緩建的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有這些都為中國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柬埔寨政府每年也有近億美元資金投入到公共項目的建設中。老撾每年獲得2~3億美元的援助,援助大多投向交通、通訊、供水、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不論大小,老政府大多采用招標方式進行。
尤其重要的是,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形勢的好轉,東南亞各國紛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基礎能源的投入;A能源與基礎設施方面的工程,特別是電力、交通運輸項目等在今后幾年中將會保持明顯的增長勢頭。據有關資料表明,2001-2005年,越南準備投資169億美元發展交通運輸,計劃到2010年增、擴建62家發電廠,使發電功率達到13220兆瓦;而據印尼國民建設規劃署透露,在2005-2009年期間,印尼在基礎設施方面大約需要投入720億美元的資金,用于修建公路、鐵路、機場、碼頭、港口等以及提高發電能力、增加通訊設備等。隨著今后幾年印尼對基礎設施需求的增加,印尼每年的承包工程國際發包額都在100億美元以上。未來幾年新加坡一般土建項目會越來越少,但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招標工作,如填海、污水處理、地鐵等項目將會逐步推出,這些項目技術含量較高,我國工程公司在這些領域尚有一定的優勢,我對新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可望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隨著馬來西亞經濟的發展,電力需求日益增多,馬將陸續興建一些水電站。由于馬當地企業的大型水電站及設備制造、建筑安裝能力缺乏,為我工程承包公司進入取得應有份額提供了商機。
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我國與東盟國家建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將為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特別是工程承包方面的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與東盟國家確立的“10+1”合作機制已經啟動,10年后將實現商品貿易自由化;我國參與的“大湄公河次區域開發”機制正在穩步推進,將為我國企業在能源、交通、通訊、農業、原材料等領域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此外,東盟內部建立自由貿易區,也為中國企業進軍東盟市場提供良機。目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具有一定實力,2003年有47家企業踞身于國際工程承包商225強行列。因此,我國要以“入世”以及近年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與東盟的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努力提高在東盟市場的占有率。
1、積極培育民營企業,壯大對外承包工程隊伍。對外承包工程集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為一體,不僅是一項綜合性的涉外商務業務,而且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對外承包工程的發展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未來幾年我國國際經濟合作總量能否實現大幅增長,關鍵要看對外承包工程能否迅速上升。為此,應繼續擴大隊伍,增加實體企業,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國內扶植一批有規模、有能力的民營施工建筑企業,并給予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壯大對外承包工程“走出去”隊伍,爭取獲得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民營企業逐年增加,并加大對已有工程承包資質企業的扶助力度,創造條件使其在東南亞承攬項目。
2、在鞏固普通勞務的同時,積極發展技術勞務,重點開拓高層次勞務,實現勞務由低級到高級、由量的擴充到質的提高的轉變。
我國人口眾多,但這僅是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的潛在優勢,要把它轉化成現實的競爭優勢,關鍵在于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加勞務合作的技術含量,這不僅關系到我國開展這一活動的經濟效益的高低,而且也是為了適應國際勞務市場的變化,特別是東南亞勞務市場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需要。如果勞務輸出的水平和檔次不高,勞務合作的數量和規模就難于維持和擴大。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技術勞務,一方面要加強對各行各業有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改革、更新培訓的課程設置,提高勞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要努力開拓勞務合作的新領域,注重拓展對東南亞高層次高效益的勞務市場。
3、根據東南亞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公司的協調和指導,在保證承建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用好用足企業內功,切實解決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
通過帶資承包、延期付款、BOT方式獲得項目,是當前和今后國際承包市場的主流方式,對這一發展趨勢必須認真對待。為迎接這種挑戰,對外承包工程企業要用好、用足企業的內功。首先要盡量做好內部挖潛,催收欠款,加強管理以緩解資金不足。對東南亞有關國家的欠款,應加大清償力度,今后實行信貸總量控制,突出重點,效益為先,要以中小項目為主,對投資少、收效快的項目優先予以支持。如條件允許,應更多地承擔一些科技含量和含金量高的項目,承攬一些規模大的工程,并注重做好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這不僅是確保工程贏利的基礎,也是贏得金融機構對項目信心和給予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推動我國有實力的設計咨詢企業開拓東南亞市場,積極參與東南亞國家有關項目建設的設計咨詢工作,爭取通過設計咨詢獲得項目。另外,根據東南亞國家當前的經濟現狀,特別是印支三國和緬甸經濟發展情況,應更多地采用在當地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下接受實物支付的方式,實現資源互補。
4、國際工程承包正逐漸向技術密集型及合約管理型轉化,東南亞承包市場同樣面臨這一轉型。這就要求企業自身加快技術進步,提高技術含量。一方面,企業要在實踐中積極學習新的施工工藝,提高整體技術管理水平,確保企業核心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技術資源,為工程管理服務。積極關注國內、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新技術和新動態,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步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企業開拓市場服務,使企業的工程管理辦法與國際接軌,如積極運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以及引進相關的專業軟件,進行工程設計、投標報價和項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積極運用國際電子商務系統,擴大公司國際采購的網絡,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成本;等等。
5、努力開拓工程承包市場,重點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我公司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具備了“走出去”在東南亞承攬項目的條件和資質。近幾年,中國與印尼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進展順利,兩國合作的北蘇門答臘電站、馬都拉大橋等都取得了可喜的發展。今后幾年將是印尼基礎設施建設高峰期,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今后印尼工程承包市場的重點領域。2005年1月17~18日在雅加達召開的印尼基礎設施峰會上,印尼政府推出了91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到225億美元,涉及道路、石油管道、電力、機場、供水、鐵路、通訊等。我公司不能錯失這一合作良機,在我國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國公司開拓印尼工程承包市場可利用我國政府信貸,有選擇地在印尼開展帶資承包。在印尼電力建設領域,我國公司競爭力較強,除了參與有資金保障的國際招標外,還可選擇一些中小電站項目和輸變電工程,以賣方信貸或以設備投資為主的方式參與競標。在公路、鐵路和港口項目中,我國成本低、效率高、施工經驗豐富,競爭優勢明顯。在通信和石化工程中,中國企業的技術和價格優勢都比較突出。馬來西亞原來一些被擱置的項目,如公路、鐵路、電站、填海和港口疏浚已重新上馬,由于資金缺乏,馬政府要求承攬此類項目的外國承包商采取實物支付、部分現匯和部分實物、買方信貸以及要求承包商帶資承包等方式。我企業應密切跟蹤以上馬基礎設施項目的有關信息,并根據項目特點,積極引導有專業特長的實體公司在馬承攬此類項目。
作者:吳崇伯
《國際工程與勞務》 2005年 第5期
《國際工程與勞務》(月刊)簡介:
《國際工程與勞務》創刊于1988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管,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主辦。
本刊以宣傳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事業方針政策,傳播國際工程承包先進管理、技術和前沿市場信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為已任。以中國駐外經商機構、國外駐華使館、國外企業駐華機構、國際經濟組織、國內外大承包商為資源依托。
本刊主要欄目:專欄、戰略、市場、論壇、在線、管理、金融、案例、實務、資訊等。
《國際工程與勞務》 (信息來源:貿研院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