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小梅 吳明/文
“奇瑞要把轎車賣到美國”。新年伊始,一位與奇瑞有著多年交情的朋友,從電話中告訴了這一有待證實的消息。中國人要把轎車賣到美國,而且是一個地方性的轎車制造企業,簡直不可思議。
今年元旦后上班的第一個工作日,記者從1月4日的《參考消息》上得到了證實,美國紐約夢幻車輛公司首席執行官馬爾科姆?布里克林向世界宣布,2007年,中國奇瑞每年將向美國銷售25萬輛轎車。該公司與奇瑞簽署了北美地區專營合同,五款新車型將與2006年交貨,2007年7月1日面市。這將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首次進口中國轎車。看來是玩真的了。但敢于進入汽車工業高度發達的美國,確實讓我國汽車界為之一震,奇瑞憑什么把轎車賣到美國?
奇瑞要造百姓車
很多世界巨頭很早就看重了中國這塊最后的風水寶地,他們在數年前就以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還在襁褓中的中國轎車工業來個立體合圍。正當這幫大老們想美美享受等待多年的大餐時,偏偏又殺出了個奇瑞,一開口就樹起“立志創民族品牌汽車”大旗,要造“中國百姓能坐得起的車”,性能價格比直逼高額汽車利潤,還真有點“汽車報國”的味。這在2004年就顯得尤為明顯。
2004年是我國汽車業不很太平的一年,尤其是轎車,價格戰之后是服務戰、宣傳戰、性能戰,一波接著一波,此起彼伏,花樣各異,競爭慘烈,唯有奇瑞等少數幾個品牌轎車風景獨好。2004年,奇瑞不僅在國內的銷售量沒有下降,而且實現出口8000多輛,占我國整車出口的80%。今年1月17日,首批1100輛奇瑞轎車出口古巴。4月9日倍受黎巴嫩青睞的奇瑞QQ小轎車,進口100輛,僅兩個多月就銷售了98輛。負責市場宣傳的金弋波先生說,這一系列全球市場的進入,是奇瑞集團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實施高達7.8萬輛轎車出口計劃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奇瑞轎車已出口到2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近2萬輛。
要說民族汽車的誕生,都是從百姓車做起,價格是他們的利器。世界汽車大老看重的是市場,卻忽視了民情,更小視了襁褓中的中國轎車工業竟然敢與巨人對局。他們難道忘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總會在民族最需要之時出現那么幾個能人。其中,奇瑞的創業者們順應歷史而產生。他們深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我研發,自主品牌”自古華山一條路。面對如此局面的汽車市場,富有高超智慧的奇瑞人當然洞悉價格在汽車市場的作用。
前幾年,汽車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下降個2/5后已讓人感嘆,但廠家還有30%以上的利潤,就是再降到18%,利潤仍然相當可觀。可為什么很多汽車制造企業均感到吃力?一是市場容量。全國一年200萬輛的銷售量,近百家的廠商爭奪,誰也吃不飽。二是要承擔高額的知識產權費。除了奇瑞、吉利、哈飛等少數幾個擁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外,還有誰不是看著別人的臉色。這是我國轎車業的痛。
有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奇瑞:第一輪價格戰,奇瑞撥得了頭籌,既狠狠地賺它一把,又練了兵,更重要的是讓國人認識了自己的轎車品牌,真是落個“名利雙收”。奇瑞汽車公司創建于1997年3月,1999年第一輛奇瑞汽車下線,2001年3月奇瑞風云上市,這是奇瑞自主研發的第一款轎車,當年就賣出了2.8萬輛。
讓全球資源為我所用
“讓全球資源為我所用”。咋一看,有點狂。狂,不可怕,怕的是你夸下了海口,是否真的這么行動,并取得了成效?奇瑞要做民族轎車,打造自主品牌,僅靠奇瑞自身的力量顯然不行,就是憑借我國當前汽車工業的水平與世界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奇瑞想的是如何讓世界資源為我所用。
現任奇瑞掌舵人,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同耀認為,自主開發實際上就是一個人才、技術、資源集成的過程。說白了就是讓人家的智慧也為中國汽車插上個金翅膀。其實,這也不是什么新鮮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一直在借腦發展,據說當初日本、南韓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是用的這一招,真是不怕不會,就怕學會。中華民族的美德就是尊師好學,奇瑞只不過是來了個發揚光大。當然還要在學的過程中,把技術變成自己的,把人才也交成了朋友,甚至成了同一戰壕的戰友,這就是奇瑞人的高明之處,他們學著,學著,成為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第一個到國外合資建廠、第一個到國外收取品牌轉讓費。真的把人家的好東西學成了自己的,讓世界瞧瞧中國也有自己的轎車,而他們能走向世界關鍵還是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自主自強,創新創業”八個大字是奇瑞轎車生產車間最搶眼的裝飾,它們像懸掛在車間上方的眼睛,時時注視和提醒著這些創業者們。自主才是民族的,自主才有持久的生命。
奇瑞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這可是奇瑞技術研發的領軍人物,也是奇瑞主創者之一。據許先生透露,在國際市場上,奇瑞不僅以我為主整合資源,打造奇瑞品牌,更注重消化吸收培育自己的研發能力。2002年年底,奇瑞和奧地利AVL公司開始合作,共同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8款發動機。合作的第一階段,完全是以奧地利公司為主,奇瑞充其量是個顧主。在初步設計結束之后,奇瑞派了20多名工程師到奧地利參與研發,每一個工程師除了要和奧地利工程師一起工作以外,還利用休息時間編寫設計指南,這一本本設計指南,認認真真當好徒弟,看重的是人家真經。這段時間,使奇瑞在合作中不僅研制出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發動機,還組建了自己的研發體系。但開發產品只是手段,建立自己的研發體系才是目的。今年3月28日,隨著奇瑞發動機二廠生產線投產和首臺世界級汽車發動機點火成功,奇瑞由此開啟了中國汽車“發動機技術元年”。
奇瑞的自主開發是世界通用的開放式品牌自主開發模式,就是積極地整合世界上的所有資源為我所用,在委托企業的控制之下,為了這個企業的具體產品和目標進行開發。
胡建新,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車型科設計師。據他介紹,奇瑞把任務交給世界一流汽車設計單位,中間每一輪階段性的交付必須經過奇瑞的評審,由奇瑞說了算。
為此,當初奇瑞組成了一個30人的評審團,從設計公司提供的20種草圖中,初步選定了三種車型,再由設計公司對三種備選車型進行修改后,經過多次評審,最后確定了這款車的車型和內飾。人家的技術就成了自己的品牌支撐。
參與2002年奧地利AVL公司發動機研發的陳曉濟(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發動機部設計師)認為:中國汽車雖然發展了近50多年,但我們始終都是停留在一個模仿改進的基礎上。對于從零開始設計發動機,沒有一個較為系統的理念,甚至不知從哪里開始。
不知不為過,不學就是錯。學習是艱苦的,而這些抱著“干不成事業就跳長江”的奇瑞創業者們的刻苦之中卻包涵著極大的智慧。聽許敏院長講:第一步走叫做跟著學,以對方為主來做,然后我們跟著做;第二步就是接著做,就是說跟著做的時候,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到了我們可以做的那個階段,我們的人就上去了,完全以我為主來做,但它的人就主要是變成咨詢、把關;第三步就是說我們完全獨立自己做。就這樣奇瑞的精英們,白天跟著學,晚上專心記,整理出一套發動機指南,完成了奇瑞研發體系的技術大綱。在研制的18款發動機中,AVL公司一共負責4款發動機,一直負責到生產,剩下的14款發動機都由奇瑞為主導,負責從設計到計算,然后進行各種試驗。
40多年積淀民族轎車應生
轎車發展離不開我國艱辛的汽車發展積淀。要說中國轎車的發展并不晚,算起來已有40多年歷史。但中國制造的第一部汽車卻是1929年5月在沈陽問世的,由張學良將軍掌權的遼寧迫擊炮廠制造,那時候,我國國內所有大小汽車全部從外國高價進口,沒有一輛是我國自己制造的,當時只有20幾歲的張學良,看到這一現象,決心用自己的遼寧迫擊炮廠附設的民生工廠轉產汽車制造這一優勢,來生產我國自己制造的汽車。他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瑞雷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設計制造成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李宜春對瑞雷號整車進行了拆卸,然后除發動機、后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由國外進口外,對其他零件進行重新設計、制造。終于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這輛車為75型65馬力,載重量為1.82噸,時速為25公里。這輛獨一無二的國產汽車,曾引起中外人士的注目。可惜后來由于戰爭使汽車制造沒有進行下去。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很注重汽車制造業的發展,1953年7月15日,新中國汽車工業基地在長春建立。經過5年多時間的努力,1958年7月15日,新中國第一輛國產車——解放牌汽車從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的總裝線上駛出。
但是,我們沒有自己的轎車,中央首長和政府機關政務車幾乎都是青一色的原蘇聯制造的。早在1956年4月,毛澤東主席就提出,能做上自己生產的轎車就好了。從那時開始,中國的轎車研制就開始了。
開發國產轎車,當時的條件堪稱“四無”,即“無資料,無經驗,無工裝,無設備”。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只能是多看一些外國車,基本上找不到圖紙、文件資料;即使有一點兒,也是過時的。根據我國當時的國情和制造條件,最終選定以法國的“SimcaVedetti(西姆卡?維迪娣)”轎車為藍本。這是一款中檔的普通轎車,外型線條簡潔明快,整體布局合理,性能優良可靠,成本造價經濟適中。
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民族特色,發動機是以德國“本茨—190”型轎車發動機為樣機制造的;變速器是我國自己設計制造的三檔機械變速器;底盤則參考法國“西姆卡?維迪娣”的基本結構,進行了部分改進;整車最高時速為128公里。1958年4月,一汽的工人們利用自己的智慧,制造出車頭鑲有金龍騰飛標志的第一輛國產轎車,命名為“東風”。3個月后,誕生了中國一代名車“紅旗”。雖然生產出了轎車,但根本沒有轎車生產線,形成不了批量。6年后,紅旗車才代替了前蘇聯的吉斯?吉姆轎車,成為國家禮賓車;7年后,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問世,從此享譽世界,著稱“中國第一車”、“東方第一車”;今天,中國已經擁有幾大轎車生產基地……其中奇瑞是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民族轎車。
中國轎車要敢與巨人同行
“轎車要與巨人同行”,既是奇瑞人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國轎車發展的需要。如果說東風轎車的誕生,為中華民族汽車制造業結束了一個歷史,又開創了一個歷史,那么奇瑞等一批新興民族轎車制造企業的誕生不正是開創了21世紀中國轎車發展的新征程。
回顧這段歷史,體現了建國初期“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主流意識,然而這條路我們并沒有走多遠,就被世界車潮淹沒了。13億人口的國家僅靠一兩個汽車品牌,根本無法在世界立足。加上改革開放初期的合資合作,我國幾大汽車制造企業,幾乎都被國外汽車制造巨頭捆住了手腳,所幸奇瑞、吉利、哈飛等一批民族轎車制造企業從狹路中殺出,著實讓老外錯不及防。
一位專家指出,從中國汽車工業所有企業的經驗來看,最關鍵的地方并不是誰的實力大,誰的實力弱,而是從一開始就是要不要自主開發,要不要有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的最終發展,是由自主開發,自主品牌來決定的,并非由實力強弱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干什么事,想法很重要,一旦正確的想法確定了,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這是中國汽車業的痛,也是奇瑞之所以能突破的原因。
與巨人同行,就要找準誰是巨人,怎么同行。奇瑞認為,世界汽車生產和銷售的制高點在美國,中國汽車只要在美國有市場,就能與世界轎車巨頭同在世界立足。為此,奇瑞在善用世界資源進行產品研發,建立自己的科研體系的同時,從中東、非州等較易進入的市場入手,然后逐漸擴展到歐州,最終把目標鎖定世界頭號強國——美國。
在向世界滲透過程中,奇瑞像所有的自主品牌擴散一樣,能辦廠的辦廠,能貼牌的貼牌,能建立銷售同盟的建立,充分體現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價值。為什么奇瑞能如此,而別的實力更強的國內轎車制造企業就不行呢?都是合資若得禍,難怪古人說,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軟,合資得來的技術鈔票,換來的可能是終生的痛,而奇瑞憑借著自主品牌想怎么整合世界資源就怎么整合,還能不把轎車賣向美國?!
奇瑞:2007年美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