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聯酋《宣言報》5月28日報道,海合會國家將向中國政府建議,2006年底當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后,雙方立即開放雙方商品貿易清單中的90%,其中包括鋁和石化產品。
根據海合會總秘書處的消息,由海合會國家代表組成的技術組幾天前在利雅得召開會議,討論了將與中國相互交換的商品清單,這包括在今年4月雙方第一輪自貿談判中簽訂的自貿協定框架協議之內。
上述小組討論了海合會國家關于商品清單方面擬建議的機制方案,即將要開放的商品清單和時間表。海灣國家的機制方案包括三份清單,即自貿協定簽訂后立即開放的第一份清單中的商品,它包括關稅稅目的90%。第二份清單包括雙方商品貿易中7.5%的商品,將在協定簽訂后5年內逐步開放的商品。上述時期結束時,這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降到零。
根據海灣國家技術組建議的機制方案,第三份進口商品清單占雙方商品貿易的2.5%,沒有例外商品,是一份特殊商品的清單,諸如煙、酒、豬肉等,也是禁止進口的商品,以及部分農產品。
值得指出的是,海灣國家決定成立兩個技術組,研究與中國協定有關的事務,第一個是關于商品問題,第二個是關于原產地證書問題。兩個技術組確定海灣國家的建議,并將建議提交談判組,為將于6月20—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輪談判做準備。
海合會總秘書處的消息強調,雙方關于建立自貿區的第一輪談判取得了很大進展,雙方就2006年底簽署協定達成一致意見。
雙方第一輪談判中探討了有關商品、原產地規定、知識產權等議題,在確定談判基礎、談判機制和對未來談判進展增強信心方面取得成果。
雙方對每三個月輪流舉行一次談判達成一致意見。海灣方面認為第一輪談判是個很好的和順利的開端,與海灣和歐盟之間困難復雜的談判相反,與中方不存在任何影響盡早簽訂協定的障礙。
消息說,雙方就談判的順序達成一致,即從商品貿易開始,然后是服務貿易,這一機制代表了聯合技術組今后工作的基礎,聯合技術組的成立是為了商談協定的技術問題。
中方負責人認為,任何海灣國家與美國單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是其內部事務,對于海合會國家與中國的談判不會有消極影響。相反,歐盟國家對一些單獨的協定表示煩惱,從而使一位歐盟負責人說,華盛頓向海灣國家施加壓力,類似這些單獨協定將對海灣國家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帶來消極影響。
2003年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貿易總額增長到170億美元,而中國和海灣雙方都強調,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將提升雙方貿易的增長率,增加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共同投資規模。消息強調,雙方有著巨大的共同投資機會,可以進入諸如石油、石化、機械制造以及其它領域等。(賈春海)
(信息來源: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