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三大特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7日 11:31 上海證券報 | |||||||||
我國經濟發展處在哪個階段 經濟發展階段是決定經濟發展特征的基礎。按照錢納里和賽而奎因劃分的三種典型類型:初級產品生產階段,人均GDP為140-280美元(1970年美元,下同),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平均為37%;工業化階段,人均GDP為560-1120美元,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平均為18%;發達經濟階段,人均GDP為2100美元以上,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平均為6%。
根據美國的GDP縮減指數計算,1970年美元比2000年美元為1:3.9956。按此換算,三個時期的人均GDP分別為559-1119美元,2238-4475美元,8391美元以上。2002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主要是農業)占GDP的比重為14.5%,人均GDP按當年匯率換算為963美元。與三種典型類型比較,生產結構高于工業化階段的平均水平,而人均GDP則低于工業化階段的水平。 對生產結構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間的差異,可以作兩層分析。第一,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計劃強制配置資源導致的結構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已經基本消除,目前的生產結構主要是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需求總量,需求結構(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基本由市場調節形成,供求關系有了根本的改善。這方面因素對上述差異基本沒有影響。第二,就業不充分是導致差異的基本原因。由于很多勞動者被迫游離于社會生產過程以外,或者被迫停留在低生產率的初級產品部門,因此必然導致結構水平與人均收入水平間的差異。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認為我國目前已處于工業化階段,但由于工業化的規模相對全部就業人口還較小,因此經濟發展還略低于工業化階段的起始水平,這也是我國推進工業化的一個特殊國情。"十一五"期間經濟發展基本特征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有兩個重大變化:第一,短缺現象消失,經濟發展進入了全面競爭的市場環境階段;第二,我國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以住、行為代表的消費結構升級拉動住房、電信和汽車等產業高速成長,產業升級速度明顯加快;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我國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促進了產業升級和企業競爭力提高;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政府職能轉換、整頓市場秩序取得積極成效,民間投資加速成長,企業素質總體改善,市場力量對經濟增長的調節作用明顯增強,預計這一輪經濟快速增長將持續整個"十一五"期間。在此背景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是: 1、經濟結構方面,低水平平面擴張被結構高度化所代替,投資和重工業將保持快速增長。以往的經濟高速增長,主要依靠生產能力在較低技術層面,以外延為主的擴張支持,工業結構的高度化不足。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主要依靠電子通訊、汽車、住房等產業拉動,由于這些產業的生產技術大多比較復雜,產業的前向和后向關聯鏈條較長,因此對生產技術的提高有較大推動,對各產業的影響度系數較高,從而會加快工業結構高度化的速度。在加入國際分工的背景下,這也是中國加工制造業整體升級的過程。這會使生產過程變得更加"迂回",中間需求擴大,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的份額會有所提高;也會使產業的裝備水平提高,資金技術密集度提高。從而會使重工業的比重和投資率提高,重工業和投資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這一現象目前已經有所顯露。 2、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運動特點發生改變,從周期性的供不應求轉變為周期性的供大于求。繁榮不是結束于過熱,而是生產過剩。不同條件下總供給與總需求有不同的均衡點,并決定不同的經濟增長水平。新一輪經濟增長,從供給條件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無論最終消費品還是基礎產品,增長的潛力都很大。一方面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供給充裕;另一方面企業生產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而需求方面,居民購房、購車的速率預計會由初期的猛烈提高轉為相對平穩,住房和汽車這些產品的普及,不會再現家電那樣"排浪型"的迅速擴張。因此,需求不足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的水平決定了供給的增長速度,供給不足僅僅存在于經濟快速增長的某些行業和部門,而且持續時間不會很長。階段性的生產過剩是這一輪增長中的突出問題。這表明十一五期間國內市場競爭普遍和激烈。 3、計劃軌加快轉向市場軌,經濟增長以市場調節為主。改革開放以后的很長時間內,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政府管理部門組成的計劃管理體系仍然在很大范圍內發揮著配置資源的作用,通常稱之為"計劃軌"。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別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國有企業開始從競爭性領域加快退出,依托國有經濟的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國有商業銀行等也都隨之轉變職能。"計劃軌"加快轉向"市場軌",市場配置資源的范圍不斷擴大,經濟增長以市場調節為主。供求總量關系、積累與消費的比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等諸方面關系,都處于市場調節的狀況下,都主要由市場決定。行政主導對各種直接的調控措施反應靈敏,而市場主導則對各種影響微觀效益的間接措施反應靈敏。因此,隨著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宏觀調控也面臨新的課題,一些市場化的調控手段需要加快研究和付諸實施。 以上特點表明,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需求條件、供給條件、增長的內容和結構特征、增長的機制和體制特征都與以往不同,是我國現代生產力基礎和經濟制度全面建立過程中的一輪較高水平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