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權分置時代殼資源吃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7日 10:16 證券時報 | |||||||||
隨著近期管理層關于解決股權分置試點方案的出臺,筆者以為,購買“殼”資源將很有可能成為國內外資本玩家獲利的新途徑。 由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原因,上市公司60%以上的股份是不流通的,而這部分不流通的股份價格通常是以大大低于流通股股價的凈資產作為定價的依據,這就使得資本玩家們“空手套白狼”成為可能。玩家們的一般做法是:先以凈資產左右的價
筆者認為,購買“殼”資源后全流通能否獲利關鍵是看上市公司在為取得全流通而支付對價以后,理論的除權價格相對于公司的凈資產價格要有客觀的溢價。而符合這樣條件的上市公司還是不少的。以此次推出的試點四家公司為例,以前日四家公司的收盤價計算,三一重工(資訊 行情 論壇)、清華同方(資訊 行情 論壇)、紫江實業和金牛能源(資訊 行情 論壇)四家公司以目前推出的試點方案的理論除權后的流通股價,相對于各自凈資產的溢價分別為67.8%、130%、22.9%和260%。從靜態的眼光來看,溢價就是買“殼”的盈利。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況,考慮到全流通公司的股價很有可能在全流通之前會逐步向理論除權價格靠攏(但也不排除上升),扣除這一因素,盈利依然還是非常可觀。 顯然,依照這個模式,要求所收購的殼公司基本面要優良,經營相對穩定,這樣溢價就相對較高,那些股價跌破凈資產和ST類績差公司應不考慮在內;還有就是總股本規模要適中,且非流通股規模相對流通股要較大。當然,這樣的盈利模式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如殼公司的基本面的突變引發股價的大幅下挫,將導致溢價不多甚至沒有溢價,還有就是全流通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全流通所處市場的不確定性等。 在全流通的背景下,對于那些持有大量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公司,如百聯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就持有其它28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大眾交通(資訊 行情 論壇)持有其它24家上市公司非流通股, 東方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持有錦州港(資訊 行情 論壇)和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的大量非流通可能成為這一變革中的大贏家。另外,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生以全流通為主要獲利方式的收購,但類似先前美國新橋投資入主深發展,和剛剛結束的國際金融公司(IFC)收購張裕10%非流通股股權的外資收購,又有誰能說外資不是覬覦國內全流通下的獲利機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