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部委專題--商務部 > 正文
 

“搖錢樹”披金掛銀———關注河南林果業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6日 16:10 商務部網站

  (一)

  種植林果,在我省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

  河南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上,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5℃~9.5℃,年均降水量為1380.6~526.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有265~332天,適宜多種林
果生長。信陽板栗、西峽獼猴桃、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內鄉山茱萸、新鄭大棗、盧氏核桃、滎陽河陰石榴等,都是歷史上久負盛名的林果品牌。

  我省林果業的整體大發展始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民們有了生產的自主權,林果業開始起步發展。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省絕大部分農民已經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得以騰出更多的力量和土地,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因此附加值更高的林果業開始迅猛發展。“一人一畝(半畝)經濟林”曾是當時不少縣市的口號。

  進入21世紀以后,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我省各地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把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林果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尤其是在退耕還林工程的帶動下,全省林果業生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全省林果面積達到93萬公頃,經濟林在全省森林資源中所占的比例由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的24%上升到44.5%。經濟林生產的基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全省新建了5.3萬公頃優質蘋果、梨、桃、獼猴桃等水果基地,2萬公頃大棗基地,1.3萬公頃板栗基地,1.3萬公頃核桃基地,1萬公頃柿子基地,1.3萬公頃杏、李、櫻桃、石榴等雜果基地和0.7萬公頃杜仲、辛夷、山茱萸、銀杏、厚樸藥用林基地等十大經濟林基地。2004年,全省林果產量達43億公斤,產值達45億元。

  “搖錢樹”本是一個神話傳說,然而對于林果業來說,一旦形成了規模,種好果樹也就相當于栽下了一棵棵“搖錢樹”。

  隨著我省經濟林面積和產量的不斷增加,很快帶動了果品貯藏、加工和服務等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得不少縣市靠發展林果業經濟實力得以迅猛增長,在我省的經濟發展格局中脫穎而出。

  西華縣本是豫東黃泛區的一個傳統農業縣,但他們立足于沙區實際和林果業生產優勢,提出了“一果一板富西華”的經濟發展思路,全縣以大棗、蘋果為主的經濟林面積達到2萬公頃,2003年干鮮果品總產量達9000萬公斤,其中紅棗637萬公斤。隨著第一產業的發展,第二、第三產業也迅速興起,目前該縣有木材加工企業30多家、果品加工企業40余家、冷庫318座、木材和果品交易市場20多個。全縣林業產值達到10.85億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30.5%。

  在各地異軍突起的林果工業,成為中原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內黃縣以“冬夏棗茶”為龍頭,積極開發大棗系列產品,每年產品投放市場1600萬公斤,增值2300萬元。西峽縣有500多個經濟林產品加工企業,年創產值3.5億元,創利稅2000多萬元。信陽華栗實業總公司開發的板栗汁、板栗罐頭、板栗果茶等主導產品,曾獲“全國優秀農產品金獎”、“全國輕工優秀新產品獎”、“第三屆全國糧食、飲料博覽會金獎”。靈寶的蘋果汁加工、新縣和魯山的銀杏葉加工、濟源和林州市的山楂系列開發、盧氏的核桃加工、內鄉的山茱萸加工、西峽的獼猴桃加工、新縣的銀杏加工、博愛的柿子加工、新鄭的大棗加工等項目,也都形成了可圈可點的區域經濟優勢和規模效益。

  2004年,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上,我省的南陽獼猴桃、新鄭紅棗等林果產品一舉奪得8項大獎,獲獎總數居全國前列。

  同時,市場建設步伐加快,銷售服務網絡日趨完善。靈寶的果品交易市場、信陽的板栗和茶葉市場、新鄭的大棗市場、盧氏的核桃和中藥材市場等,都為活躍一方經濟、加快經濟林產品流通、解除果農的后顧之憂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林果業的發展,也為我省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方面,發展經濟林可以增加有林地面積,提高林木覆蓋率;另一方面,發展經濟林還能保護森林資源。目前,一些貧困山區靠砍樹維持生活,森林資源破壞嚴重,而經濟林發展快的地方,群眾有了可靠的收入來源,就可以少砍或不砍林木。同時,經濟林收入增加了,群眾富裕了,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治山造林,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步伐。

  (二)

  在分享成績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清醒地看到前進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6個方面:一是由于人們長期受“民以食為天”思想的影響,對經濟林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經濟林的綜合效益還未充分發揮出來。二是經濟林內部結構不夠合理。鮮果的早、中、晚熟品種,鮮食品種和加工結構不合理,名特優品種市場占有率低,果品質量差,區域性滯銷,結構性過剩。三是經濟林生產的社會化組織程度低,農民“分散”和“單干”現象突出,管理粗放,技術含量低,有市場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少。四是技術棚架嚴重,一些新品種、新技術得不到及時推廣,經濟林品種的引進上存在過多、過濫的現象,有些引進品種病蟲害嚴重,品質不好,效益不高。五是貯藏、加工滯后,原果銷售占果品總產量的近90%,果品附加值低。六是市場體系不健全,流通不暢,大量果品還靠群眾自發的“馬路市場”銷售。

  省經濟林和林木種苗工作站副站長謝文貴認為,當前制約河南經濟林發展的主要因素不僅僅是生產環節一個方面,還有生產經營管理體制、大型龍頭企業建設、采后處理、貯藏加工等多方面,而且后幾個方面滯后所形成的制約作用已明顯超過了生產環節,特別是社會化服務不到位、營銷無序、優質不能優價等問題已嚴重挫傷果農生產優質果品的積極性。另外,部分林農文化科技素質較低、思想觀念陳舊等,也是制約我省果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三)

  林果業不是什么新興產業,它是一個傳統產業。那么,發展林果業的前景到底如何?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林果市場的潛力和前景。

  河南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的一位學者分析說,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目前世界人均果品年生產量已達70.5公斤,而中國的人均生產量只有31.8公斤,不僅低于世界水平,也低于亞洲水平。據調查,國內市場每年果品及其加工品的總容量為500億公斤,人均果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費量近40公斤,與國際營養學專家“保持人體健康所需果品及其加工品年消費量應在80公斤以上”的研究結果尚有較大差距,與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果品年消費量100公斤以上的差距更大。因此,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今后國內市場對果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仍呈增長趨勢,需求總量仍將有一倍以上的需求潛力,國內果品消費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為林果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有力的市場支撐。

  據測算,“十五”末我國國內以蘋果、梨、柑橘、香蕉等為主,人均果品及其加工品消費量可增長到60公斤左右,全國果品及其加工品市場總容量可達800億公斤,國內市場尚有300億公斤的開拓潛力。因此,今后我省果品銷售的主攻方向仍將是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

  同時,果品是一種世界性的主要農產品,我省果品在走向國際市場方面也有著不少機遇。

  有專家認為,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果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果品銷售打開了廣闊的市場。2004年,我省蘋果、大棗面積分別達到350萬畝和75萬畝,分別居全國第四位和第二位。其中濃縮蘋果汁暢銷國際市場,大棗每年出口量都在1000噸以上,兩者均呈增長態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我省大部分果品價格仍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板栗、核桃等的報價均比國際市場平均售價低40%~70%,因此,在國際果品市場競爭中我省果品具有比較明顯的價格優勢,有利于我省傳統名特優果品如板栗、紅富士蘋果、桃、紅棗、核桃以及一些優新品種如黃金梨、紅香酥梨等的出口。

  省林業廳的一位官員認為,如果市場開拓得好,產后商品化處理、氣調貯藏和冷鏈運輸等能與之相配套,全省果品的出口量將有望達到5億公斤,可占到我省果品總產量的10%左右。

  省政府辦公廳在一份關于2004~2010年我省出口創匯農業發展規劃中指出,我省今后將加強蘋果、大棗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早、中熟品種,擴大無公害蘋果和高酸蘋果種植面積,提高深加工技術水平,強化鮮果生產管理和產后處理,提高鮮果產品質量,努力擴大出口。到2010年,全省優質蘋果、高酸蘋果、大棗出口基地面積要分別達到80萬畝、20萬畝和50萬畝,年實現創匯分別達到1.6億美元、4000萬美元和1億美元。

  我們可以相信,只要充分發揮我省氣候、地理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種、質量為工作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增長為目的,本著“早、新、優、大”(即成熟早、品種新、品質優、規模大)的發展原則,加快全省果樹的“三園”(即大棚果園、精品果園、新發展果園)建設,早日實現我省果品生產的布局科學化、經營規模化、質量標準化和生產現代化,那么我省的林果產業就一定可以做大做強,更上一層樓。(信息來源:河南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星戰前戰3》
2005中國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聯賽第10輪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大城市停車的煩惱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