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市場的巨大黑洞讓全世界的光伏企業在2004年賺得盆滿缽溢,進入了迅猛的發展時期。
200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法》的出臺和2005年初《京都議定書》的生效更是讓中國企業看好繁榮的太陽能市場,一時間擴張產能的消息充斥耳邊。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馬勝紅在接受《電氣周刊》專訪時強調,光伏企業必須要以長遠的戰略眼光考慮自身的計劃,只有真
正邁入商業化運作的門檻才能得到發展。
《電氣周刊》: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面臨著哪些障礙?
馬勝紅:我國光伏市場發展不穩定。其發展遠遠達不到所要求的水平,同時也大大落后于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而制約我國光伏產業大規模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生產成本過高問題。另外,我國光伏發電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上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在技術方面,電池效率、專用基礎材料和專用配套設備的性能及品種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相當差距。
在光伏產業方面,一是近三年來發展迅速,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都有相應提高。但存在著專用原材料國產化程度不高、品種不全;已經實現國產化的材料和部件,性能比國外偏低等差距。二是光伏產業鏈上游小、下游大的不平衡狀態仍然存在,其中最嚴重的是太陽級多晶硅生產是空白,完全依賴進口。三是產業設備制造能力和水平落后。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現代光伏產業,但配套的專用材料和設備一時還跟不上。
《電氣周刊》: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會沿著怎樣的道路發展?
馬勝紅:《可再生能源法》的出臺為我國包括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規模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確定了發展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將迎來大規模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我認為下面的應用領域將首先獲得國家的政策扶持:
一是邊遠電網未覆蓋地區的離網供電。我國還有大約3000萬人口沒有解決供電問題。按照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方針和到2020年實現初步達小康的目標,因地制宜地應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解決離網供電問題已經列入了國家計劃。2002年~2004年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了送電到鄉工程,在后續的送電到村和送電到戶的工程中,光伏發電系統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在十一五期間,光伏發電在農村邊遠地區的推廣應用將是我國光伏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二是大規模荒漠電站。建設大規模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戰略性開發太陽能資源的必由之路。我國有108萬平方公里的荒漠資源,光照資源十分豐富,在全球也屬富集區。這些浩瀚的荒漠資源將成為能源寶地,保障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可持續發展。從保障我國的能源戰略安全目標出發,我國必須抓緊光伏發電和其他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實用化。
三是分布電源。分布電源應用是日本、德國等國家政府運用激勵政策,調動私人投資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一種手段,效果是十分顯著的。采用分布電源不僅可以積少成多地解決能源電力問題,減少排放,對于供電安全有特殊意義,而且不存在電力輸送的問題;如果廣泛采用,可以避免用戶對于少數大型電源點的絕對依賴性。隨著化石能源的枯竭,每個居民的住所應該同時也是能源和電力的生產單元,因此未來的屋頂和朝陽的墻面都應該覆蓋太陽電池。另外,采用光伏發電技術用于城市道路、小區照明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而且技術成熟、可靠,《電氣周刊》:進入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企業應該走怎樣的道路?
馬勝紅:這些企業主要分為三類,一為設備、材料制造企業;二為工程設計、施工企業;三為銷售、服務、運營企業。
企業的發展不僅要看國內市場,還要關注國際市場,目前發達國家在光伏產業和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2003年前10名光伏電池/組件生產廠家占據總市場份額的85.5%,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家政府扶持政策的拉動下,國際光伏市場發展迅猛,需求遠大于供應能力,硅材料供不應求,價格攀升。我國光伏產業頭小尾大的弊端進一步顯現。我國的光伏設備、材料制造企業必須在加大能力建設、提高技術水平,實現有競爭力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同時,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太陽級硅材料空白、太陽電池毛片產量太少的受制于人的局面;光伏工程設計、施工企業應大力加強能力建設,認真總結實施送電到鄉工程的經驗,積極引進國際先進設計理念、軟件和質量管理體系,抓緊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技術標準、設計規范、工程驗收規范等,為后續的大規模工程項目作好全方位的準備;光伏銷售、服務、運營企業應同政府主管部門配合,力爭在《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之前能夠出臺可以實際操作的推廣與應用、價格管理與費用分攤法規和機制;光伏銷售、服務、運營企業應大力加強能力建設,建立銷售、服務、運營完整的管理和質量規范,培訓出當地合格的銷售、服務、運行人員,對廣大用戶開展科普宣傳和用電常識的教育,積極培育市場,為后續的大規模工程項目作好全方位的準備。
所有光伏企業必須以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考慮自身的計劃,必須認識到目前的發展依賴于國家的補貼政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運作,企圖獲取高利潤、高回報是不現實的;短期行為只能讓政府和用戶失去信心,延長邁入商業化門檻的時段。以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誰掌握了太陽能發電的技術制高點,誰就把握了未來能源的龍頭和發展的主動權。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