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安徽省金融運行報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6日 15:01 中國人民銀行 | |||||||||
[內容摘要] 2004 年,安徽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搶抓發展機遇,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多項指標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2.7 億元,同比增長12.5%。
12 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突破5000 億元,貸款余額跨上4000億元。全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新增845.1 億元,同比多增94.1 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新增574.2 億元,同比多增91 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83.8 億元,同比多增156.2 億元。貸款增幅自2000 年以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04 年,安徽省金融機構堅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適當控制信貸總量和努力優化信貸結構,基本滿足了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要。宏觀調控效果較為明顯,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推進,證券和保險業穩步發展,金融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2005 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經濟金融運行環境總體上比較有利。安徽省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鞏固金融宏觀調控的成果,牢固樹立科學的金融發展觀,努力增加有效信貸投入,保持貸款均衡適度增長。重點支持“861”重點建設項目,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繼續增加對就業再就業小額貸款和助學貸款的發放,緩解特殊群體的資金困難。防止信貸資金流向部分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行業。積極探索銀政、銀企合作的新機制,提高銀政、銀企合作水平與效率。穩步推進金融改革。 一、金融運行情況 (一)銀行業各項存貸款穩定增長,信貸結構調整體現“有保有壓”的政策 1、銀行業機構收縮,但從業人員和資產規模增加。2004 年安徽省銀行業機構6721 個,資產5758.3 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機構2714 個,資產3293.8 億元;政策性銀行機構90 個,資產707.5億元;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等中小股份制銀行機構247 個,資產844.6億元;城市信用社30 個,農村信用社3640 個,郵政儲蓄機構1594個。信托投資機構2 家總資產86.5 億元。2004 年安徽省銀行業機構比去年減少400 個,其中:國有商業銀行收縮機構164 個,農村信用社減少機構243 個。2004 年安徽省金融機構總體稅前盈利29.1億元,本外幣不良貸款額比年初減少83.7 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5.85 個百分點。 2004 年安徽省銀行業從業人員80988 人,其中:國有商業銀行從業人員43992 人;政策性銀行2341 人;中小股份制銀行5110 人;城市信用社530 人,農村信用社29015 人;國元和合肥興泰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從業人員277 人。2004 年安徽省銀行業從業人員比去年多1001 人,其中:國有商業銀行增加811 人,農村信用社增加222人。 2、各項存貸款穩定增長,存款結構基本穩定,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是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突破5000 億元,增速回落。12 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125.6 億元,同比增長19.9%,比去年末回落1.1 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045.3 億元,同比增長20.4%,比去年末減緩1.1 個百分點;外幣存款余額9.7 億美元,同比下降5.4%,比去年末減緩6.4 個百分點。 1-12 月,本外幣各項存款累計增加845.1億元,同比多增加19.9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849.7 億元,同比多增99.3 億元;外幣存款下降0.6 億美元,同比少增0.7 億美元。 從存款結構看: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本外幣存款余額為1514 億元,同比增長20.6%,比去年末回落4.9 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儲蓄本外幣存款余額為3022.9 億元,同比增長19.4%,比去年末回落0.9個百分點。 二是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超過4000 億元,貸款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 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006.2 億元,同比增長16.7%,比去年末提高0.5 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900.6 億元,同比增長17.6%,比去年末提高2.9 個百分點;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2.8 億元,同比下降8.6%。 1-12 月,本外幣各項貸款新增574.2 億元,同比多增91.7 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83.8 億元,同比多增156.2 億元,外幣各項貸款減少1.2 億美元,同比少增加7.8 億美元。 當年新增貸款額創歷史新高,貸款增速是2000 年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是近年來低水平的恢復性增長。 三是信貸結構調整體現“有保有壓”的政策。金融機構對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貸款增加較多,對國家宏觀調控的行業和有關熱點行業貸款適當收縮。 表1 安徽省貸款余額前800 戶中行業貸款投放情況 行業 戶數 貸款余額 同比增幅 熱點行業 戶數 貸款余額 同比增幅 比年初回 (億元) (%) (億元) (%) 落百分點 煤炭 3 103.4 14.5% 鋼鐵 8 78.7 9.7% 121.4 電力 29 201.9 10.2% 水泥 15 73.2 28.6% 11.6 能源 16 47.4 32.2% 汽車 18 48.8 63.0% 62.3 公路 42 282.9 21.6% 房地產 59 66.2 12.8% 32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信貸登記系統 積極支持三農經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安徽各級機構全年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42.7 億元。2004 年末,全省農副產品貸款、農業貸款和鄉鎮企業貸款三項余額合計946.2 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24.3%,增長14.6%。其中:全省農業貸款增長20.4%。三項支農貸款比年初增加120.2 億元,同比多增121.4 億元。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三家支農銀行機構年度貸款增加額占全部金融機構增加額的42%。 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對弱勢群體的信貸支持力度。2004 年全省各金融機構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145 筆,金額1.1 億元。全省各金融機構共向17550 名貧困學生發放國家助學貸款0.9 億元。 個人消費貸款較快增長。2004 年末,安徽省個人消費貸款余額289.3 億元,同比增長43.2%;全年新增87.3 億元,同比多增加12.6億元。 信貸資金向經濟增長較快的地區傾斜。2004 年末,貸款規模處于前四位的合肥、蕪湖、安慶、蚌埠四市的貸款余額合計2034.8 億元,貸款增加額合計363.2 億元,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分別高達50.8%和63.3%。 3、現金收支雙增加,凈回籠上升。2004 年,全省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2534.4 億元,現金支出12277.2 億元,凈回籠現金257.1 億元。安徽省現金回籠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回籠的主要渠道一是商品銷售和服務業收入現金回籠增幅較大,同比分別多回籠244.2 億元、177.5 億元。二是儲蓄凈回籠161.8 億元;三是電子貨幣的逐步發展及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快、品種多、服務手段日趨完善,促使現金回籠增加。 4、商業匯票承兌、貼現增加,再貼現回落。12 月末,銀行承兌匯票余額269.6 億元,年累計發生609.2 億元,同比多增加99.2 億元;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余額189.4 億元,年累計發生601.5 億元,同比多增加236.2 億元,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余額2.7 億元,年累計發生15.3 億元,同比少6.4 億元;再貼現余額0.03 億元,比年初下降19.5 億元。 表2:2004 年安徽省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表 單位:億元 銀行承兌匯票承兌 貼現 季度 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 余額 累計發生額 余額 累計發生額 余額 累計發生額 1 209.4 141.1 165.8 134.5 11.6 10.4 2 271.2 285.7 162.7 263.3 8.6 11.6 3 267.5 444.3 182.8 420.6 1.9 12.6 4 269.6 609.2 189.4 601.5 2.7 15.3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中央銀行資金管理系統》 5、本、外幣利率水平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平穩。2004 年,商業銀行全部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495%,人民幣貼現、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705%和3.116%, 1 年期美元貸款固定利率加權平均水平為2.972%。貨幣市場利率全年走勢平穩,基本在1.89—2.49%的低位區間小幅波動。2004 年轄內金融機構發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下浮利率、基準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分別為17.9%、54.7%和27.5%。 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政策反應較為敏感。上半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7.73%,較2003 年提高0.76 個百分點。10月29 日后,貸款加權平均利率8.49%,較上半年提高0.76 個百分點。 6、銀行改革進展順利。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銀行合肥分行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加快了不良資產處置進度,分別于2004 年6月底前完成了財務重組工作,處置不良貸款63.3億元。到2004 年12 月末,這三家銀行不良貸款率比年初分別下降9.65、5.51 和6.61 個百分點。 安徽省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展開。2004 年7 月以來,相繼成立了以政府負責人為組長,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銀行監管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的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領導小組。逐步推進產權制度和組織形式改革,方案確定有3 個市選擇組建農村合作銀行,66 個縣(市、區)選擇以縣級聯社為統一法人,12 縣(市、區)保持聯社與轄內信用社兩級法人體制不變。全省農村信用社完成了清產核資工作,對83 家聯社增資擴股計劃審核完畢。2004 年12 月18 日,省聯社掛牌成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證券業穩步發展,股票融資量較多 2004 年,安徽省證券期貨市場總體仍然保持健康、穩定和發展的態勢。安徽省有國元和華安2 家證券公司,64 家營業部,從業人員1701 人。 2004 年,上市公司家數和籌集資金不斷增加,總體質量良好。先后有國通管業(資訊 行情 論壇)、六國化工(資訊 行情 論壇)、雷鳴科化(資訊 行情 論壇)、四創電子(資訊 行情 論壇)、黃山永新、華星化工(資訊 行情 論壇)、合肥三洋(資訊 行情 論壇)和恒源煤電(資訊 行情 論壇)等8 家公司發行上市,目前共有44 家上市公司,居全國12 位。江淮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山鷹紙業(資訊 行情 論壇)和華茂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分別通過發行可轉債和配股的形式進行了再融資。2004 年在資本市場中共融資33.9 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首發融資19.2 億元。第一證券、海通證券、華林證券合肥營業部相繼開業后,轄區內64 家證券營業部到年末實現證券交易量累計1473.3 億元,約占全國市場份額3.2%。全省期貨市場趨于活躍,期貨交易量3010 億元,增長2%。 (三)保險業穩步發展 2004 年,全省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22.5 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26.4 億元,同比增長28.9%;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96.1 億元,同比增長15.3%。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累計25.1 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財產險業務支出13.7 億元,同比下降1.2%;人身險業務支出11.3 億元,同比增長61.1%。2004年安徽省保險密度由2001 年的76.8,上升到189.8;2004 年安徽省保險深度由2001 年的1.47%,上升到2.55%。 截至12 月末,保險公司分支機構117 家(產險61 家,壽險56家;省級11 家,地市級106 家),新增加8 家。營銷服務部1350 家(產險412 家,壽險938 家),新增加126 家。專業中介法人機構16家(代理公司法人機構13 家,分支機構5 家;經紀公司法人2 家,分支機構6 家;公估公司法人機構1 家,分支機構3 家),新增加6家。兼業代理機構2605 家,新增加141 個。 (四)貸款融資比例上升,縣域經濟與金融發展不均衡 2004 年,安徽省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包括住戶、企業和政府部門)以貸款、股票、國債和企業債四種方式新增融入資金總計653.9億元,同比增長14.7%。安徽省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貸款、股票、國債和企業債融資比重為87.8:7:5.2:0。與2003 年相比貸款融資比例上升2.2 個百分點,股票融資比例上升0.1 個百分點。 安徽省縣域金融與經濟發展不均衡。自2000 年以來,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而同期全省縣域地區的金融機構卻減少了1333 個機構網點,縣域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年均增長2.6%。全省縣域金融機構存款向投資的平均轉化率只有50.0%,比非縣域地區低30.9 個百分點。縣域資金外流多,2003 年,安徽省上存資金占當年縣域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的30.44%,增量存款上存率為49.4%。 專欄1:安徽省縣域金融與縣域經濟失衡的成因與對策 縣域經濟與縣域金融發展失衡的原因: (一)縣域金融生態惡化是影響縣域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縣域金融生態是指影響縣域金融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金融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信用環境等因素的總稱。縣域金融生態環境不佳主要表現為:一是縣域企業主體發育不健全。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的增加,導致銀行“難貸款”。二是縣域經濟擔保機制不健全。全省縣域建立擔保機構的不足30%,而在已建立的擔保機構中,能夠有效運作的不足40%。三是縣域信用環境仍然較為惡劣,借企業改制之機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較為普遍。四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法制建設不完善,縣域金融發展的法律支撐薄弱。 (二)縣域金融體系及其功能的不完善,制約了縣域經濟與縣域金融的協調發展。縣域金融機構實際上多數縣只有農村信用社在信貸方面服務于縣域經濟。從2001 年至2003 年,縣域內商業性貸款余額中農村信用社的占比,分別為38.08%、42.38%和51.45%。而國有商業銀行逐漸從縣域撤退。農業發展銀行在糧、棉、油流通體制改革后,部分業務開展面臨新的困難,在農田水利設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為縣域經濟提供的金融服務十分有限。安徽省縣域保險機構尚未開展農戶最需要的農作物保險、養殖業保險業務。金融制度及其運行機制的缺陷影響了縣域經濟的資金供給。在金融風險防范要求下的嚴格貸款約束和責任人終身追究制,制約了縣域金融機構業務拓展的積極性。金融機構的信貸決策機制不合理,決策層次與效率不統一,決策透明度低,不利于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縣域“金融抑制”現象嚴重,使縣域經濟與縣域金融陷入“低產出--低收入—低金融投入”的陷阱。一方面縣域企業資金獲取難,產生對域外資金和上級財政的嚴重依賴,而另一方面,域內資金受趨利性影響流向域外。安徽省80%以上的縣域經濟已陷入了這種經濟效益低下與信貸支持不足的“金融抑制”狀態,這使得縣域內“貸款難、難貸款”現象較為普遍,進而加劇了金融抑制,制約了縣域經濟增長。 促進縣域金融與經濟協調發展對策 一是打造良好的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完善縣域金融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法律政策體系、縣域信用體系、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引導商業銀行和民間資本配套投資于縣域。二是加快推進縣域金融業改革,完善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 二、經濟運行情況 2004 年,安徽省經濟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多項指標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2.7 億元,增長12.5%;人均生產總值超過900 美元。2004 年安徽省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為13462 元/人,同比增長19.4%。其中,第一產業為5086 元/人,同比增長27.4%;第二產業為29557 元/人,同比增長10%;第三產業為16479 元/人,同比增長9.3%。 (一)三大需求穩中趨旺,投資結構逐步優化 1、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總體回落,金融宏觀調控成效顯著。2004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14.2 億元,同比增長29.6%,增幅比上年回落0.7 個百分點。從資金來源構成情況看,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銀行貸款在全部投資來源中的比重由年初26.1%下降到年末的18%。同時,由于通脹和宏觀經濟緊縮的預期,企業產成品存貨持續增加。1-11 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為207.6億元,同比增長18.5%。 2、消費增長穩步回升,居民收入明顯增加。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3.1 億元,同比增長12.9%,連續16 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為近7 年最好水平。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1.4 元,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2499.3 元,增長17.5%,為1997 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3、財政收入大幅增長。2004 年全省實現財政收入520.5 億元,增長26.2%,其中地方收入274.4 億元,增長24.3%,為1998 年以來最高增幅。 4、進口適度增長,出口增幅穩步攀升。2004 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2.1 億美元,增長21.2%,其中出口39.4 億美元,同比增長28.5%,增幅同比提高3.6 個百分點;進口32.7 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全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達13.6 億美元,同比增長24.4%。外商直接投資5.5 億美元,增長40%。利用外資居全國第15 位,比上年提高了3 位。 (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供給能力增強 1、工業高位增長,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增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2.23 億元,同比增長25.1%,創近8 年最好水平。2004年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45.4%,比上年大幅提高1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3 億元,比上年增長25.5%。37 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 個行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加。值得關注的是,專用設備制造、紡織等六個行業的利潤比上年減少,社會利潤向上游的能源、瓶頸行業以及大型企業集團集中的現象明顯。 2、農村經濟出現重要轉機。2004 年,安徽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及一系列支持農業的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全省糧食播種面積較上年擴大27.9 萬公頃,扭轉了連續5 年下滑的趨勢。全年糧食總產量2743 萬噸,比上年增產500 萬噸以上,為歷史上第4 個高產年;油料和棉花產量為299.6 萬噸和39.2 萬噸,分別增長29.4%和32.9%,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3、就業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活躍。2004 年全省從業人員為3613 萬人,比上年增加68 萬人,是1998 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從業人員產業結構變化明顯:第一產業人員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上升。與此同時,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和發達地區轉移現象異常活躍。據抽樣調查推算,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018 萬人,占到全省戶籍人口總數的15.8%。 (三)物價漲幅呈回落趨勢,通脹壓力減小 2004 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上漲4.5%,漲幅比上年提高2.8 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是推動本輪CPI 上漲的直接因素。1-12 月平均,食品價格上漲10.8%,其中糧食價格上漲39.6%,油類價格上漲20.6%,肉禽價格上漲20.1%,水產品價格上漲19.5%;居住價格上漲5.6%;煙酒日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價格小幅上漲;而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等商品和服務價格則略有下降。 由于糧食增產豐收,糧價正在出現穩中回落的態勢,食品類價格上漲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逐步減弱。隨著投資增長降溫,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幅也呈現出見頂回落的跡象,物價上漲的壓力逐步減弱。 (四)主要行業分析 1、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2004 年,安徽省房地產市場處于穩步發展階段。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50 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開發土地面積769 萬平方米,與上年基本持平。商品房施工面積4362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二是商品房銷售勢態良好。銷售各類商品房屋建筑面積14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實現銷售額255 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住宅銷售額185 億元,同比增長52%。各類商品房屋空置面積26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其中住宅空置面積129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三是房價繼續上漲。商品房屋平均銷售價格1782 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7.8%。 2004 年合肥市房地產業發展較快。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8億元,同比增長54.2%。完成開發土地面積20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商品房施工面積1400 萬平方米,增長50%。銷售各類商品房屋建筑面積369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2%。銷售金額增幅達57%。實現銷售額94 億元,同比增長57.2%。其中住宅銷售額70 億元,同比增長51.5%,空置各類商品房屋面積67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8%,其中住宅空置面積32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5%。商品房屋平均銷售價格2791 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7%。 2004 年,安徽省房地產信貸運行平穩,信貸資金配置結構基本合理。一是房地產貸款持續增長。年末,安徽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為428.2 億元,比年初增加140.1 億元,同比增長48.6%,房地產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增速高34 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也由2003 年的8.2%上升為10.7%。二是個人住房消費信貸仍占主導地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30.2 億元,比年初增加9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3%,占房地產貸款總額的比重為53.8%,較年初上升8.2 個百分點。三是房地產信貸資產質量較高。2004 年末,各項房地產貸款不良率為2.1%,其中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商用房貸款不良率僅為0.4%。 房地產市場及房地產信貸運行中仍需關注以下問題:一是商品房空置面積較高。截止2004 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占同期房屋竣工面積的15.7%。二是銀行貸款仍是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貸款約占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資金來源的50%。三是商品房價格增速超過居民收入增速。2004 年安徽省商品房銷售均價已達1782 元/平方米,增幅達17.8%,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7 個百分點。 2、安徽省煤炭行業發展前景看好。安徽省發展煤炭行業具有明顯優勢:一是資源優勢。安徽省擁有華東地區最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含煤面積約為1.8 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淮南、淮北兩大煤田,已探明儲量246.5 億噸,居全國第7 位,占華東地區煤炭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安徽省煤炭種類齊全,主要為優質動力煤和冶金煉焦用煤;具有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特征。二是區位優勢。兩淮緊鄰蘇、浙、滬等經濟發達、而又嚴重缺煤缺電的華東地區,具有高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市場。三是技術和管理優勢。兩淮礦區開采已近50 年,已經掌握了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建設和管理高產高效大型、特大型礦井的經驗,擁有一批高素質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礦區發展的配套設施已經形成。 2004 年,作為產煤大省的安徽,煤炭生產和銷售形勢良好。一是煤炭生產持續增長。2003 年為6726 萬噸,增長9.1%;2004 年達7868 萬噸,再度增長6.1%。二是煤炭需求持續升溫,價格連續四年上漲。2001 年安徽省煤炭工業同比價格指數為105.3,2002 年達119.9;2003 年煤炭行業價格指數為102.8;2004 年煤炭行業價格指數為115.7。 2004 年,金融部門給予煤炭行業大力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全年向安徽省的兩淮煤礦發放貸款增長14.5%。安徽省淮南、淮北地區的金融機構歷年對煤電行業的貸款比重占39%左右,對煤電企業新增貸款比重占50%以上。在“2004 年安徽省銀企合作項目銜接會”上,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與淮南礦業集團簽約的淮南煤電一體化,田集電廠項目貸款金額80 億元。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兩淮煤炭行業有望打造成億噸級煤炭基地。 三、預測與展望 (一)經濟金融運行環境總體上比較有利 一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為2005 年安徽金融穩健運行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二是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正在進行,經營活力將增強。三是安徽省經濟繼續在新一輪增長周期上升階段中運行。農業生產、市場消費、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增速均創近年來新高。 (二)2005 年經濟金融發展預測 安徽省經濟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預計CPI 上漲4%,投資增長20%,消費增長12%,出口需求增長18%,城鄉居民收入增長5%左右。根據有關模型預測和經驗判斷,預計金融機構2005 年各項存款增加1000 億元左右,增長19%,各項貸款增加額超過620 億元,增長15.5%。 (三)2005 年貨幣信貸政策展望 一是繼續執行國家穩健的貨幣政策,鞏固金融宏觀調控的成果,牢固樹立科學的金融發展觀,保持貸款均衡適度增長,促進安徽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二是促進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穩健財政、稅收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督促金融機構繼續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重點支持“861”重點建設項目,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 三是積極探索銀政、銀企合作的新機制,提高銀政企合作水平與效率。 四是加強安徽信用環境的建設,營造優良的金融生態環境。 附錄: (一)安徽省經濟金融大事記 1、年初,安徽省取消農業稅附加,免征農業稅2.2 個百分點。馬鞍山、蕪湖市的馬塘區與鳩江區、池州的九華山風景區以及合肥市的常青鎮和大楊鎮也相繼試行免征農業稅。農業稅作為一項延續了2000 多年的“傳統稅種”,逐步淡出歷史舞臺。 2、年初,安徽省實施省直管縣財政體制。這項重大的財政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將收入考核、轉移支付、財政結算、資金調度、項目申報、債務償還、工作部署等由省財政直接到縣。 3、年初,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安徽省出臺了《關于加強安徽省信用建設的決定》,積極推進信用建設,全力打造“信用安徽”。 4、4 月,安徽省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對3368 個項目進行了清理,總投資4205.7 億元,其中重點清理項目1425 個,總投資3964.1 億元。停止建設的18 個,總投資20.9 億元;暫停建設、限期整改28 個,總投資40.8 億元;取消立項的46 個,總投資87.9 億元。 5、4 月10 日,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向全省金融機構下發《改善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辦法》(合銀發〔2004〕66 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6、5 月25 日,安徽省全面實施“861”行動計劃。“861”行動計劃,是指安徽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力爭建設八大重點產業基地,構筑六大基礎工程,實現2007 年全省人均生產總值達1000 美元以上的目標。所謂八大產業基地,即加工制造業基地、原材料產業基地、化工產業基地、能源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安全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加工及供應基地、全國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文化產業大省;六大基礎工程,是指即防洪保安工程、通達工程、信息工程、生態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 7、6 月,根據總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調整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貨幣信貸職能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負責安徽省的經濟金融監測分析、再貸款、再貼現、存款準備金、利率、信貸政策、金融市場監測及有關貨幣信貸業務的管理工作。 8、6 月,制訂了《安徽省貨幣信貸政策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制度》。12 月,制訂了《銀行金融運行情況監測分析報告制度》,對安徽省經濟金融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分析。按季組織召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及駐合肥的各銀行機構和省直有關經濟綜合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的安徽省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 9、舉辦大型的“銀政企”合作活動。7 月20 日,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與政府部門聯合舉辦2004 年安徽省銀企合作項目銜接會。會上共簽署合作項目314 個,總投資5764 億元。其中銀行與企業簽約金額877 億元,意向金額1597億元,共計2475 億元。9 月24 日開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與省中小企業局組織開展促進中小企業與銀行合作活動,歷時3 個月。 10、8 月10 日,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監局、安徽證監局和安徽保監局共同簽署了《安徽金融監管協作備忘錄》,按季對轄內金融監管情況進行磋商,建立金融監管聯席會議制度。 11、11 月份,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與安徽銀監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計劃和專項票據發行申請審核工作的意見》和《安徽省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資金支持方案實施與考核細則》,安徽省農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啟動。2004 年12 月18 日,省聯社掛牌成立,人員到位,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安徽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 表1. 安徽省主要經濟指標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0 2004.11 2004.12 絕對值(自年初累計) 地區生產總值(季度累計)(億元) —— —— 929.8 —— —— 2260.7 —— —— 3454.9 —— —— 4812.7 第一產業 —— —— 140.9 —— —— 411.7 —— —— 651.8 —— —— 932.4 第二產業 —— —— 428.5 —— —— 1085.8 —— —— 1634.8 —— —— 2169.8 第三產業 —— —— 360.4 —— —— 763.2 —— —— 1168.3 —— —— 1710.5 工業增加值(億元) 70.1 147.4 234.5 328.6 417.1 503.0 587.6 678.8 772.9 867.3 972.9 1082.2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 115.6 212.6 324.9 439.3 587.9 706.6 827.1 973.7 1123.6 1277.3 1603.3 房地產開發投資 —— 33.3 57.1 79.9 104.8 132.8 162.3 185.8 211.7 236.2 265.4 350.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133.5 261.0 375.9 489.1 602.8 716.5 830.0 943.7 1075.3 1213.7 1351.7 1503.1 外貿進出口總額(萬美元) 46858 96585 154338 218948 272578 342765 407788 473331 534979 593752 659953 721121 進口 22449 52017 81082 112108 134759 167785 196354 226535 251026 276830 304171 327467 出口 24409 44568 73256 106840 137819 174980 211434 246796 283953 316922 355782 393654 進出口差額(出口—進口) 1960 -7449 -7826 -5268 3060 7195 15080 20261 32927 40092 51611 66187 外商實際直接投資(萬美元) 6000 7000 10000 12900 16000 25100 30200 33100 37700 40100 45500 54669 地方財政收支差額(收入—支出)(億元) -6.6 -11.4 -36.2 -41.7 -58.9 -74.8 -86.0 -108.9 -143.0 -162.2 -199.5 -313.8 財政收入 23.0 43.0 63.7 88.1 109.1 146.3 171.5 190.5 210.5 233.1 251.7 274.4 財政支出 29.6 54.3 99.9 129.7 168.0 221.1 257.5 299.4 353.5 395.2 451.1 588.2 城鎮登記失業率(%)(季度) —— —— 4.0 —— —— 4.0 —— —— 3.9 —— —— 4.2 同比累計增長率(%) 地區生產總值(季度累計) —— —— 12.5 —— —— 13.5 —— —— 13.1 —— —— 12.5 第一產業 —— —— 0.6 —— —— 8.2 —— —— 8.1 —— —— 8.5 第二產業 —— —— 17.8 —— —— 15.9 —— —— 14.4 —— —— 13.8 第三產業 —— —— 11.5 —— —— 12.8 —— —— 13.9 —— —— 13.0 工業增加值 14.4 26.3 27.5 27.1 26.7 26.5 26.1 26.0 26.0 25.8 25.6 25.1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 72.0 67.8 65.7 43.3 32.5 31.6 30.9 32.5 35.0 34.3 36.0 房地產開發投資 —— 93.4 69.5 68.3 65.4 48.4 52.3 46.0 47.1 44.5 40.1 45.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8 11.8 11.7 11.8 12.6 12.6 12.6 12.5 12.7 12.8 12.8 12.9 外貿進出口總額 -1.2 19.3 20.7 19.0 18.1 21.7 19.9 21.6 21.1 21.5 22.6 21.2 進口 -10.0 24.8 22.7 19.2 16.3 20.1 15.2 16.3 13.8 14.6 14.6 13.5 出口 8.5 13.5 18.6 18.8 20.0 23.4 24.6 26.9 28.5 28.6 30.4 28.5 外商實際直接投資 181.0 61.6 58.8 35.6 13.7 35.4 36.8 29.3 35.5 28.6 33.6 40.0 地方財政收入 37.1 37.8 42.4 39.1 36.8 30.5 30.5 29.3 27.6 26.5 26.6 24.3 地方財政支出 -2.6 5.4 22.5 15.4 14.5 20.4 15.3 13.3 16.6 17.4 17.6 15.9 數據來源:《安徽統計年鑒》、《安徽統計月報》 表2. 安徽省各類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合肥市房屋銷 合肥市房屋租 合肥市土地交 售價格指數 賃價格指數 易價格指數 當月同比 累計同比 當月同比 累計同比 當月同比 累計同比 當月同比 累計同比 當季(年)同比 當季(年)同比 當季(年)同比 2000 —— 0.7 —— -1.8 —— 2.6 —— -1.1 0.0 -0.9 0.3 2001 —— 0.5 —— -2.1 —— 0.2 —— -1.4 0.5 -1.4 0.4 2002 —— -1.0 —— -0.1 —— -1.8 —— -0.2 4.0 2.0 3.7 2003 —— 1.7 —— 0.2 —— 6.7 —— 3.5 4.1 2.3 7.1 2004 —— 4.5 —— 12.0 —— 15.0 —— 8.2 5.6 0.7 5.4 2004-1 5.4 5.4 5.8 5.8 9.6 9.6 6.4 6.4 —— —— —— 2 3.3 4.4 8.0 6.9 11.7 10.6 7.0 6.7 —— —— —— 3 4.5 4.4 8.6 7.5 13.6 11.6 8.3 7.2 8.5 0.2 8.4 4 5.6 4.7 11.6 8.5 14.6 12.4 9.3 7.8 —— —— —— 5 5.9 5.0 11.6 9.1 14.5 12.8 8.6 7.9 —— —— —— 6 6.7 5.2 11.9 9.6 16.2 13.4 8.1 8.0 7.2 0.4 6.1 7 6.3 5.4 13.2 10.1 16.2 13.8 7.9 8.0 —— —— —— 8 5.4 5.4 15.2 10.7 17.0 14.2 8.3 8.0 —— —— —— 9 4.8 5.3 16.4 11.3 17.5 14.5 9.4 8.2 1.5 0.9 4.3 10 3.4 5.1 16.3 11.8 18.3 14.9 8.9 8.2 —— —— —— 11 1.5 4.8 14.6 12.1 17.4 15.1 8.4 8.3 —— —— —— 12 1.5 4.5 10.9 12.0 13.5 15.0 7.1 8.2 5.2 1.2 2.8 數據來源:《安徽統計月報》 表3.安徽省主要存貸款指標 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 2004.11 2004.12 人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億元) 4478.4 4622.6 4727.6 4748.6 4773.4 4863.3 4884.5 4942.4 4980.2 5019.3 5088.3 5125.6 民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 199.0 148.0 105.0 21.0 24.8 89.9 21.2 57.9 37.8 39.0 69.0 37.3 幣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同比增長(%) 24.0 22.9 21.8 22.2 20.1 19.2 19.0 19.6 18.2 18.9 20.0 19.9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億元) 3599.9 3668.5 3743.3 3767.5 3780.1 3800.4 3813.1 3847.4 3919.3 3941.1 3976.9 4006.2 其中:短期 2191.8 2220.5 2230.2 2238.0 2243.4 2234.5 2237.5 2249.4 2264.5 2274.7 2280.2 2259.1 中長期 1166.9 1190.6 1231.7 1258.6 1271.0 1297.5 1309.7 1328.5 1369.1 1391.6 1414.9 1459.6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 104.5 69.2 74.6 24.4 12.6 20.3 12.7 34.3 71.9 21.7 35.8 29.3 其中:短期 50.8 -0.6 9.8 7.7 5.5 -9.0 2.9 11.9 15.1 10.2 5.5 -21.1 中長期 41.7 31.5 41.0 26.9 12.3 26.5 12.2 18.8 40.5 22.5 23.3 44.7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 16.3 17.6 16.9 17.4 15.8 12.6 12.8 12.3 12.9 13.0 13.0 16.7 其中:短期 8.6 10.1 8.9 9.5 8.4 5.1 5.6 5.3 4.4 4.6 4.4 5.1 中長期 29.5 27.6 26.6 27.8 26.7 25.9 26.0 27.0 27.3 27.9 28.7 30.8 本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億元) 4394.0 4537.6 4642.0 4660.9 4686.0 4776.0 4795.4 4857.3 4894.8 4936.4 5005.9 5045.3 外 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2692.2 2769.7 2818.9 2810.0 2827.9 2866.0 2885.1 2882.6 2892.3 2899.7 2939.7 2972.4 幣 企業存款 1230.5 1273.5 1331.8 1341.5 1356.8 1391.6 1364.1 1404.9 1433.9 1434.8 1470.6 1489.5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 199.4 147.5 104.4 18.9 25.0 90.0 19.4 61.9 37.5 41.7 69.5 39.4 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216.4 81.4 49.2 -8.8 17.8 38.1 19.1 -2.5 9.7 7.3 40.0 32.7 企業存款 -14.3 43.0 58.2 9.7 15.3 34.9 -27.6 40.8 29.0 0.9 35.8 19.0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同比增長(%) 24.6 23.4 22.3 22.6 20.6 19.7 19.4 20.2 18.6 19.3 20.7 20.4 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25.0 22.6 21.9 21.3 20.3 20.3 19.8 19.1 18.4 18.6 19.5 20.1 企業存款 25.9 27.1 25.2 27.0 23.0 21.6 19.4 23.0 18.6 19.4 21.4 20.7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億元) 3473.6 3531.2 3606.6 3629.1 3644.5 3675.1 3692.2 3732.9 3808.6 3830.3 3866.6 3900.6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 208.3 212.8 222.3 231.3 236.9 244.4 250.7 257.6 267.0 272.7 281.9 289.3 房地產貸款 302.0 309.7 328.6 340.1 349.0 358.0 367.0 378.8 393.7 402.1 418.3 428.2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比上月增加(億元) 103.0 58.2 75.4 22.5 15.4 30.6 17.1 40.7 75.7 21.7 36.3 34.0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 7.1 3.8 9.5 9.0 5.5 7.5 6.3 6.8 9.5 5.7 9.2 7.4 房地產貸款 13.9 7.7 18.9 11.5 8.9 9.0 9.0 11.8 14.9 8.4 16.2 9.9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 15.1 16.2 15.8 16.5 15.2 12.5 12.9 12.7 13.5 13.7 13.9 17.6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 47.6 50.5 50.6 50.0 48.2 46.2 42.5 42.0 41.2 41.1 40.7 39.3 房地產貸款 49.6 51.3 52.7 54.4 52.1 49.6 49.7 49.4 50.6 50.1 50.9 48.6 數據來源:《安徽省金融統計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