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剝離并購行動5年內對華投資將達12億美元
本報訊記者宋菁報道:“去年,對英威達的成功剝離,使得杜邦的全球結構性轉型得以全面完成。”5月24日,杜邦全球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唐博偉(TomPowell)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歷時7年的剝離或并購,杜邦已經從過去的化工能源企業轉型至電子、生物技術、材料科學類企業。
600億美元剝離并購
據悉,英威達原是杜邦的一家從事紡織與室內飾材的全資子公司。2003年11月17日,杜邦公司與科氏工業在美國宣布,雙方就杜邦以44億美元的現金價格向科氏出售英威達達成最終協議。去年,雙方完成協議,杜邦長達7年的轉型之路,也以英威達的離開劃下句點。唐博偉介紹,出于對市場前景的預測,杜邦發展重心開始轉向電子、生物科技、材料科學以及安全防護等領域。因此,從1998年開始,杜邦進行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公司并購和剝離,總值達到600億美金。而“其中,也包括了杜邦對中國紅獅以及蒙特利兩家企業的并購。”他介紹,業務發展不樂觀或者是業務發展與公司發展方向不一致的企業,在這次大規模的整合中都遭到了剝離。“英威達雖然每年都為杜邦帶來不錯的收益,但是它與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不相符。”據悉,這種大刀闊斧的整合在杜邦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并非第一次。唐博偉介紹,1802年至1900年的杜邦主要是生產火藥,“第二個百年里,我們才開始做化工、能源;而第三個百年,我們的方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生物科技。”
杜邦12億美元實施中國計劃
唐博偉表示,杜邦在中國一直保持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長,而目前在中國的投資約6億美元,“5年內這個數字將翻番達到12億美元。”他介紹,近年杜邦將有系列大型投資項目在中國展開,其中包括在深圳工廠新增生產線,在江蘇常熟興建一個綜合性氟產品制造基地,在山東東營建立世界級的鈦白粉生產基地。據透露,常熟基地的第一期項目目前已經啟動,而東營方面還處于和政府的商務談判階段。去年,杜邦斥巨資興建的研發中心在上海動工。據介紹,工程預計今年可以完成。據悉,上海研發中心是繼瑞士和日本以后,杜邦的第三個海外研發中心。“定位是科學企業,這些年杜邦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13億美元左右,而上海中心成立后中國將納入杜邦的全球研發范疇。”(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