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來,豐城市廣泛開展以“廣植速生楊,唱響綠色歌”為主題的“造楊植樹年”活動。筆者日前在該市隍城鎮游家村看到,63楊、69楊、中漢楊、中嘉楊等樹苗在田埂上、荒坡上成排成行,蔚為壯觀,農民正在精心澆灌護理。該市地處贛江之濱,國道穿境而過,擁有數萬畝低洼田,上百條鄉村渠道、公路,還有較大面積的荒山荒坡,種植速生楊樹和發展楊樹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在保持糧食供給平衡的情況下,該市從今年起,計劃用5年的時間在全市開展“造楊植樹”活動,栽種楊樹3250萬棵,森林覆蓋面積達到48.8%
,林業產值達到3.73億元。今年,該市共下達造楊任務650萬棵,目前已栽種楊樹80余萬棵,完成苗圃面積3000畝。該市堅持資源開發與資源利用相結合,集體開發與個人承包經營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林網和基礎設施一體化,實現傳統林業向多功能、多效益的現代林業轉變。鼓勵扶持與楊樹相關的產業公司參與林業資源的綜合開發,促進林業快速發展。采取租賃、股份、買斷等手段,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經營。讓傳統的“小盆景”轉變到“大花園”,“小打小鬧”轉化到“漸成氣候”上來,楊樹產業已成為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的新亮點。該市還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和本地的資源優勢,大膽進行林業產業和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尋找林業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點,打造“綠色通道、綠色幫扶、綠色養老”三大工程,掀起房前屋后、公路兩旁、宜林地段的“造楊植樹”活動。3月中旬,該市黨員干部在開展”五同“活動中,把栽種楊樹作為一項為民造福的重要手段,僅用了6天時間,就為農民栽種楊樹兩萬余棵。干部的熱忱幫助,更加激發了農民“造楊”熱情,他們在路渠旁、田埂上、灘頭地、荒蕪田廣植楊樹。放眼望去,成排成片的楊樹林一望無垠,把劍邑大地染成了綠色的世界。為造濃栽種楊樹的氛圍,該市還充分利用宣傳工具,采取有效的宣傳方式,號召全市上下齊動手,打一場“造楊植樹”的攻堅戰,徹底掃除鄉村渠道和農居四周荒蕪現象。市財政撥出專項資金,在鄉村道路兩旁建起了“綠色通道、綠色幫扶、綠色養老”示范點。為純女戶和符合條件的計生戶無償提供樹苗和技術,幫助每戶栽種200棵建生樹,使其積累4~8萬元“綠色”財富用于養老。千名副科級干部與農村貧困戶開展綠色結對幫扶,每人每年贈送50棵優質楊樹苗或建生樹苗給扶貧對象,統一負責栽種到位,統一辦理林權證,掀起農村綠化美化熱潮,推進“綠色通道、綠色幫扶、綠色養老”三大工程建設。往日,一度靠著種“大路貨”維持生產生活的農民,如今靠栽種楊樹、生產綠色農產品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門路。昔日的荒山荒灘如今已披上綠裝,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區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了遏制。農民在經濟上不僅得到了實惠,而且在生態上樹起一道防風防沙的綠色屏障。
(信息來源:豐城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江西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