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北京能源緊張熱泵技術大有作為。由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牽頭,聯合13家擁有技術研發、應用與推廣實力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業協會、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的“中關村新能源技術(熱泵)應用聯盟”日前在京宣布成立。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任冉齊介紹說,聯盟將通過技術整合、優勢互補,立足北京,輻射全國,開展新能源技術(熱泵)在城市不同低位熱源應用方面的規劃編制、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制定及示范工程建設與推廣應用。熱泵是一種熱量由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的能量轉移裝置。來自北京地質勘察技術院
的婁洪波介紹說,熱泵有非常明顯的節能效果,與直接用電采暖相比,采用熱泵可節電80%以上。若生產和生活中需要100℃以下的熱水,采用熱泵比直接采用鍋爐供熱可節約燃料50%。熱泵技術在歐美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清潔能源技術,但國內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前景廣闊。城市污水存儲著大量的低品位能量,以1萬立方米/日計算,冬季從污水中提取溫差7℃的熱量,可為約8.37萬平方米的建筑供暖;夏季向污水中釋放溫差12℃的能量,可為約6.5萬平方米的建筑供冷。此外,城市污水還具有冬暖夏涼、水溫變化幅度小等優點,是極好的冷熱源。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總經理楊向平介紹,利用熱泵技術,建立污水熱泵供熱制冷系統,依靠熱泵機組內制冷劑的物態循環變化,冬季從污水中吸收熱量并經熱泵升溫后對建筑供暖,夏季則借助熱泵把建筑物中的熱量交換給污水,污水替代了冷卻塔的散熱作用,同時也解決了冷卻塔的噪聲等問題,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等優點。能源是支撐國家經濟發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維系國家和諧與安全的紐帶。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林文漪指出,擁有1400萬人口的北京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面臨最為嚴峻的挑戰就是能源與環境問題。有關資料顯示,北京目前是全國第二大能源消費城市。在北京能源資源極為有限的背景下,北京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利用現狀不容樂觀、能源消費浪費嚴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少等問題十分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首都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顯得更為迫切。針對北京取暖能源緊張問題,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地質礦產勘察局局長付韶華曾向市人大提交議案,提議用新能源——地溫、水源熱泵和污水替代傳統的取暖能源。北京市的城市污水水量大,水溫在應用季節穩定,水硬度較小,完全可以用作污水源熱泵系統的水源。據分析,2008年北京市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268萬立方米/日,可利用的能量為1298兆瓦,如指標按50瓦/平方米計,約可為3370萬平方米的住宅供熱,占現在北京市供暖面積的20%。由此可見,對北京這樣能源緊缺的城市而言,推廣熱泵技術應用,對改善北京市能源結構、節約資源和保護大氣環境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汪集旸院士認為,成立聯盟是實現技術整合的有效形式。他建議,聯盟應進一步發揮技術示范和輻射作用,不僅為北京的城市能源問題提供支撐,也要加快吸收北京市以外的單位或企業加入聯盟。信息來源:中國泵閥網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