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
圍繞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建設的新要求和構筑新城區、建設新園區的發展目標,搶抓機遇,迎難而上,今年以來,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發展建設水平又有了新提升。1—3月,全區新批外資項目14只,其中增資2只,完成注冊外資8265萬美元,占年計劃的30%,其中注冊資本超500萬美元的有7只。新批內資項目184只,注冊資本2.4億元,占年計劃的20%,其中新
批外地資本項目52只,注冊外地資本1.41億元,占年計劃的52.6%,內資企業地稅入庫3839萬元,增幅31.7%。民資注冊資本超1000萬元的有6只。雖然今年注冊企業數量略少于去年同期,但注冊資本卻高于去年同期,項目的規模和檔次明顯提升。與此同時,全區已完成進出口總額2.38億美元,其中出口1.29億美元;載體建設也已投入5000萬元,已完成10萬平方米安置房建設和拆遷工作的前期準備,以及部分電力配套設施、北區污水管網鋪設和道路建設等,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將鎖定“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和城市現代化的配套區”定位目標,充分發揮緊臨市區優勢,力爭超額完成全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奮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為此,我們將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樹立五種理念,創新辦區思路。我們將樹立“優勢活區”,“產業立區”,“外力興區”,“科技強區”,“市場化辦區”的理念,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園區特色,增強園區吸引力和發展活力;搞好產業規劃,著力培植壯大優勢產業,拓展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創新招商方式,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圍繞主導產業,有組織、有目標、專業化定向團組招商;在積極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逐步使開發區建設模式向以市場化為主的公司經營開發模式轉變,土地出讓方式將向深層次開發和土地參與投資、長期增值的方向轉變。
2、完善設施功能,加快開發區建設與發展。面對建設新城區的目標要求,我們在優化環境載體上將更加強化新城區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建設,高效能管理,努力提升品位。對年初確定的總投資2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堅定不移,抓緊工業用水廠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好主干道兩側改造規劃和環境整治,進一步完善區內生活、居住、商貿、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切實增強載體的產業集聚效應和功能配套水平。同時全力實施大拆遷戰略,計劃拆遷安置500戶,盡快展現張家港南大門的良好形象。同時,我們將再建20萬平方米的多層標準型廠房,利用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廠房容積率。
3、突出招商重點,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選資意識,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內外資項目,切實提高開發質量,努力成為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先導區。一是繼續堅持項目質量與數量相結合,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投資強度,提升產業結構。依托開發區的產業特點和區位優勢,認真分析和篩選總投資超20億美元的外資項目信息。集中力量,責任到人,確保項目早簽約。二是繼續鞏固浙江、上海等民資集中地區的傳統合作關系,充分利用長三角的產業集聚效應和人才優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上市公司、外遷企業的招商力度,爭取引進一批項目起點高、技術含量高的外地企業,提升開發區的產業層次。三是加大三產服務業招商力度。對已落戶的大項目,組織專人跟蹤服務,并成立三產招商機構,對有意向的項目緊盯不放,充分利用已建立起的中介關系網絡,跟蹤招商,擴大成果,為突破外資三產招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各種瓶頸制約以及國內國外的激烈競爭,開發區要在未來的發展中領有一席之地,我們以為應對以下問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開發區如何能抓住歐美國家服務業外包的機會。我國有望在2007年-2010年成為國際項目外包的三大基地之一。因而服務業應成為我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興重要領域。要在競爭中擁有優勢,我們需要有高素質的服務業人才和高度的服務意識。
2、開發區如何才能增強自身活力。必須從強調“特事特辦”到注重“依法辦事”;從依賴優惠政策到自我造血發展;從專注硬件建設到集聚軟件效應。
3、開發區如何更好地化解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一是要探索退出土地的農村居民分享城市化、工業化和國民經濟發展成果的政策途徑,尋找到解決好這些矛盾的現實途徑。二是開發區今后的發展,應當通過功能分區、集約使用土地和環境集中治理,進一步為滿足工業生產和產品流通完善基礎設施。
(信息來源:江蘇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