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楷淳/編譯
據報道,世界最大的航運巨頭馬士基公司在5月11日宣布,并購世界上第三大集裝箱公司荷蘭鐵行渣華集團。這是全球航運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案,對世界航運格局的影響極為巨大。
馬士基宏圖大展
占據世界集裝箱運輸頭把交椅的馬士基公司在5月11日宣布,以23億歐元(30億美元)并購世界上第三大集裝箱公司荷蘭鐵行渣華集團。這筆交易使馬士基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從大約12%,提高到將近18%,使它更加領先它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地中海航運公司(MediterraneanShipping)。
世界貿易的繁榮,為世界上的大集裝箱船運公司提供了豐厚的利潤。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提供的數據,從1997年到2006年,全球商品貿易每年平均增長6.9%。2004年,全球商品貿易比上年增長10.7%,達到8.9萬億美元。
海運業有后顧之憂
在2000年至2004年,盡管集裝箱船運公司的運輸能力每年增加10.6%,但世界貿易對集裝箱運輸的需求超過了供給。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出口大幅增長,這就使集裝箱運輸的價格上漲。為了奪取運輸業務和較高的價格優勢,海運公司訂購了大量的新船。
在造船廠已經全力生產的情況下,現在的訂單要3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交貨。為了更快地增加運輸能力,盡管價格昂貴,馬士基決定用并購的方式擴大船隊。并購荷蘭鐵行渣華集團之后,立刻有162艘船只加入它現在擁有387艘船只的船隊,并且將它的集裝箱運輸能力提高了大約44%,相當于150萬只標準集裝箱(TEU)。這筆交易還讓馬士基公司得到了荷蘭鐵行渣華集團訂購的42艘船只。馬士基將很快讓那些競爭對手在它航行的“尾波”里顛簸——除非它們能合并成一個大的聯盟。
但一個大的問題是,擴展了的馬士基公司是否能夠經受住航行途中的滔滔急流。航運咨詢單位杜魯里公司(Drewry)預測,今年貨運需要可能超過船隊的增長速度,但在2006年以后,當船隊預期激增14%的時候,需求可能下滑。實際上,中國政府本身正努力使經濟降溫。而且,大西洋兩岸正在放慢增長的貿易,對歐洲或美國任何減弱的增長都是很敏感的。如果世界經濟的增長和世界貿易受到挫折,而海運公司不斷增加過剩的運輸能力,海運價格可能迅速下降,這讓世界上的集裝箱運輸公司留下大量的空船和明顯的下沉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