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國際社會稱為世界工廠,“中國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隨著各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中國商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抵制。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其他商品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也受到了一些抵制。據統計,2004年,中國出口產品遭受了68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措施、紡織品特定保障措施等貿易保護調查,涉案金額約30億美元。此外,直接或間接針對中
國產品的進口禁令、海關價格監管措施、進口許可證管理、技術要求等其他貿易措施也層出不窮;部分環保、勞工等標準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產品的出口。
我國外經貿增長仍以數量增長為主,走的是一條“粗放型”出口之路。如同經濟“粗增長”之路越走越窄一樣,外經貿這種以數量擴張為主的增長方式也越來越多地受到市場和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長此以往,恐怕將難以為繼。“中國制造”雖然已逐漸被世界各國認可,但中國至今沒有在世界舞臺上推出堪稱“大牌”的商品品牌,這不僅是所有中國人的一大憾事,也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礙。
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工業生產大國,但由于缺乏技術和品牌等深層次競爭資源,中國制造業只是世界制造生產鏈中的重要“車間”,還遠未成為“世界工廠”。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就曾表示,在全球制造業的生產鏈上,中國企業只處在中低端,從中國的綜合國力、制造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看,與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美國、英國和日本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由于沒有自己獨家生產技術,很多關鍵部件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國制造”根本無法與洋品牌相匹敵,只好進行“貼牌”生產,只給自己創造了1%~2%的利潤。因此,沒有在國際市場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國制造”的軟肋。同時,“中國制造”對環境的破壞可能日益增加,這對中國的經濟會構成很大的威脅。
因此,低成本、低價格的“粗放型”出口模式雖然是中國企業現實競爭優勢所在,但這決不應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一勞永逸的“殺手锏”,更不能成為中國產業的長期貿易利益所在。縱觀近年來中國與國外的貿易摩擦,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不管是前些年的中日、中韓之間圍繞農產品引發的貿易糾紛,還是中美、中歐之間圍繞制造業產品所引發的貿易摩擦,其緣由均是指責中國產品因為“低價傾銷”或者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該國同類產業的正常市場競爭,進而導致相關企業的利益受損和產業工人的失業。從全球范圍來看,大凡貿易保護的對象,也大都集中于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因此,有專家指出,為了爭取一個持久穩定的出口貿易環境,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摩擦,確有必要重新思考我們的出口戰略方向,即必須實現由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轉變。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實施名牌戰略,盡快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逐步樹立“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
當人們喝著可口可樂、用著法國香水、開著寶馬車的時候,為什么欣然接受而無反感?因為這些國際品牌已經成功地超越了文化、地域、民族、國家的界限,成為一種全球共享的時尚和流行。由此,我們可得出一個結論:低價格競爭的“粗放型”出口模式不改變,只能促使貿易摩擦的不斷發生。因此,“中國制造”必須品牌化,品牌必須國際化。(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