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近日在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江蘇)國際農業機械產品及技術展覽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農產品正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國內農業成套加工裝備的市場已經形成。
據高元恩介紹,我國的農產品不僅總量居世界首位,而且品種多,農產品加工工業在中國具有極大的潛力。以往我國生產的農副產品加工機械,以初加工為主,以小型為主,以
單機為主,主要購買與使用對象是個體農民。中國農產品加工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僅為0.85∶1,發達國家達到3∶1。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而我國加工比例很低,深加工用糧不到糧食總量的8%,大宗果品的商品化加工率不到10%。
高元恩表示,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是解決農產品增值,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必由之路。中國農產品的品種繁多,要求裝備工業,不僅要提供糧、棉、油的成套加工裝備,還要提供畜產品、土特產品的加工設備。農產品加工從初加工到精加工沒有裝備的支持是無法實現產業化的。產業化的加工需要的是成套的技術與裝備。這為裝備工業帶來一個發展技術含量高、比較效益好的裝備的空間。
許多參加第三屆中國(江蘇)國際農業機械產品及技術展覽會的廠家代表都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裝備市場的發展與變化,為農業裝備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農業裝備向大型化、廣度化、成套化、智能化、精準化的發展趨勢也為農業裝備的技術升級、結構調整帶來了好的機遇。(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