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一夜之間面臨升級的危險。美國布什政府14日突然決定:重拾配額限制,保護脆弱的紡織行業。中國出口美國的棉制褲子、棉制針織襯衫和棉及化纖制內衣將被實施特別限制措施。
筆者認為,在貿易摩擦問題上,誰是誰非已經不用多講。中美發生貿易摩擦,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可是,為了回應美國國內的生產商,美國政府決定犧牲絕大多數美國消費者的
經濟利益,保護這一小部分人。同時,中國廣大制造商和產業工人的利益也被犧牲掉了。
這樣做,美國政府所冒的政治風險要小得多。因為美國消費者不會把服裝漲價和限制中國出口直接聯系起來。而如果不對中國產品實施限制,美國的生產商會直接對政府投反對票。了解這一點,我們的確需要擔心:美國是否會繼續對其他類別的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實施配額限制。
不出筆者所料的是:布什政府在18日又一次宣布,將對一系列中國產進口服裝實施新的限制,其中包括男式棉織和化纖襯衫、化纖長褲、化纖針織襯衫、上衣和精梳棉紗線。商務部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稱,此舉證明了布什政府對美國紡織品制造商及其雇員的持續承諾。
貿易摩擦的出路在哪里?筆者想,還是在于貿易雙方利益的協調,無非就是討價還價,找到一個利益的均衡點來。在這種時候,就需要明確表態,毫不妥協。用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的話說,“中國政府保留在WTO框架下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談判開始了。在美國公布限制措施的第二天,崇泉發表了“堅決反對”的政府意見。崇泉認為,美國人“違背了WTO關于紡織品和服裝的協定,背離了貿易自由化的精神”,“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無疑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將嚴重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崇泉還敦促“美國修正錯誤做法,避免因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給中美雙邊經貿關系蒙上陰影”。
5月16日,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召見美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西德尼,遞交了中國政府照會,對美國政府對中國紡織品設限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廖曉淇表示:美國政府“不僅向美國業界發出了錯誤的貿易保護主義信號,也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在一體化中應得的權益,極大地挫傷了中國企業和民眾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貿易環境的信心。”
5月18日,商務部長薄熙來在財富北京論壇上表示:“中國經過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形成了一個具有競爭優勢的紡織業,而且這是低附加值的產業,關系著數千萬低收入者的生計”,而就這一點比較優勢,“遭到配額限制令人無法理解”,“大家都在倡導自由貿易,但不應使用雙重標準”。
要解決貿易摩擦,貿易談判只是重要的第一步。除了談判,還有很多實質工作可做。就中國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而言,“及時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由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這些始終都是中國需要主動出擊的地方。
在強大的貿易摩擦壓力下,做出一些出口讓步,可能會帶來暫時的經濟損失。但如果采取的方法正確,也會為將來更大的發展打下基礎。
為了加強紡織品服裝的有序出口,中國政府自今年1月1日起,對148個品種的紡織品服裝征收出口稅。同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也采取了多項自律措施,包括反對惡意壓價出口、加強質量控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
這些都是主動限制出口數量的措施,同時,又都有助于鼓勵紡織服裝生產商強化質量意識,用更好的質量、更多的花色品種、更好的服務來賺取更大的利潤,而不是一味地出口低質低價產品,以量取勝。
在中美的紡織貿易摩擦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經驗。因為,中美間的貿易摩擦還只是剛剛開始。首先是紡織品,然后是家具、彩電,相信今后還會有鋼鐵、汽車。隨著中國比較優勢的不斷提升,中國產品將會不斷“侵犯”到美國人的傳統制造領域。貿易摩擦也將一個接著一個。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中國可以參照一些其他國家的經驗,比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貿易領域同美國較量過的日本。當時,日本產品不斷取得對美國的優勢,因此遇到了美國制造的種種貿易摩擦。限制、限制、再限制,美國人千方百計就是一個目的。
可是限制的結果又如何呢?以日本轎車為例,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苛刻的限制措施,日本人被“逼”上另外一條道路,向更高檔的產品領域進軍,從而更大限度的獲取利潤。日本人生產出了自己的高檔車“凌志”,美國人原本具有優勢的高檔轎車市場受到了沖擊。這就是美國人一味限制他人,忘記創新精神的后果。(信息來源:紡織服裝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