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電子類產品“環保令”(WEEE/ROHS)正在急速推進,“環保”二字將給未來中國電子電器制造產業壓上重擔。未來中國制造是否還能長期享有“物美價廉”的標簽已難下定論。
據稱,5月17日,歐盟專家將飛赴廣東為中國企業講解這兩大環保指令。
指令尚無標準中國企業陷入被動
歐盟成員國可能難以在這兩項指令正式實施前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條文,這將使企業應對陷入被動。
“中國制造對環保二字還非常陌生,企業的設計人員思路基本停留在如何讓產品增加賣點。”密切關注歐盟環保指令進展的廣東省WTO/TBT(注:WTO/TBT,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報咨詢研究中心技術部馮尚武稱。
WEEE指令(《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將于2005年8月13日起執行。出口歐盟的電子電器類產品將打上一個回收的標簽,其主要目的是為促進廢舊物品的重新利用;ROHS(《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將于2006年7月1日執行,主要針對限制包括鉛、汞、鎘在內的6種有害物質的使用。“企業要做無鉛化設計需半年到一年時間,因此時間不多。”馮尚武稱。
但是,歐盟大部分國家原定在2004年8月必須完成的法律條文工作將延遲到今年10月后至年底前。這將意味著出口歐盟的電子電器產品面臨執行相關環保指令卻無相關標準的問題。據稱,WEEE指令實施在前,各國相關法律出臺在后將大大減少企業尋求解決辦法的時間。而相對于美、日、韓等早有環保準備的國家,本來就倉促應戰的中國企業將更加被動。據中國機電出口商會預測,我國將受兩指令直接影響的電器產品達300多億美元,占對歐洲出口機電產品的70%以上。
面對環保指令,國內大部分企業并未認識到其中的復雜性。其實,WEEE指令涉及的產品回收率和回收成本問題,跟生產商密切相關。如WEEE指令指定的10大類產品回收率均要求達到70%以上。而國內一些生產企業的回收率僅達40%左右,有關專家稱,通過改進產品設計可提高回收率。據悉,目前一些大型生產企業已經完成了相關的生產線改造。
萊茵技術監督服務(廣東)有限公司產品安全與質量、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副經理李江稱,“WEEE/ROHS指令是對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一個立體概念,不僅是收費、評估和檢測等平面問題。”
馮尚武則認為,由于各國即將出臺的法律條文千差萬別,企業必須持續緊密地關注。“一些大企業例如格蘭仕、美的準備很充分,例如美的還專門任命了一個項目推動小組。”
ROHS引發供應鏈危機
據悉,企業對ROHS的重視要遠高于WEEE,原因是ROHS牽動產業鏈所有環節,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供應鏈危機。
ROHS指令限制了6種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出路就是生產商要么找到合適的替代材料,要么改變工藝。據稱,這會帶來包括成本、采購、設計、生產等一系列問題。而大量環保材料主要依賴國外進口,中國沒有形成相應產業。
馮尚武強調,尤其在ROHS替代品研究方面,也并非靠某個企業就能辦到,而目前國家還沒有一個牽頭機構集中資源進行攻關,這一商機可能被國外技術擁有者占據,不少國外環保設計和材料供應商已開始涌入中國。
據了解,由于中國制造業一直走低端路線,環保材料供應鏈的建立并非易事。很多生產商擔心原有的供應鏈會否因此斷裂,而供應鏈的管理也是解決ROHS問題的必經之路。“如果成品企業不從零部件供應進行監管,零部件廠商不從上游材料供應商進行監管,最后的風險很難控制。”因此有的企業已要求供應商提供關于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規格,如含有有害物質必須注明。
“中國版”環保指令斷企業后路
在歐盟兩大指令“進攻”中國電子生產商的同時,中國也將著手制訂自己的環保指令,以防被歐盟阻截的電子垃圾產品涌入國內。
據了解,包括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內的幾大部委聯合制訂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被稱為“中國的ROHS”,其對歐盟條款多有借鑒,并且還將跟歐盟的ROHS“同期上市”,目前正處在各部委會簽階段。國家發改委正在制訂《家用電器回收管理條例》,被稱為“中國的WEEE”,該條例已于2003年在青島的海爾、海信和澳柯瑪三大家電企業試點,暫時未有出臺消息。中國的WEEE/ROHS一旦出臺,對國內廠商構成的沖擊可能更大,一大批中小企業將無力承受高額成本而倒閉,這或許也是《家用電器回收管理條例》遲遲未見出臺的原因。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國際商務系主任黃靜波明確表示:“中國制造的產品可能會因環保指令的實施而失去成本優勢。”但美的集團海外事業部劉敏稱,這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產品的綜合成本優勢。
不過,現實是中國制造將經歷陣痛。格蘭仕副總裁俞堯昌稱,歐盟指令讓格蘭仕理論成本上升了5.2%,格蘭仕今年初已宣布全面停止低端空調機型,轉向中高端機型。事實上,買家也不能輕易接受中國制造因成本上漲而漲價的行為,相反還會由于要承擔電子垃圾回收,要求供應商降價。一歐洲采購商代表就表示,希望供應商降價,而電子垃圾回收費的大部分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
信息來源:中國經營報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