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5月17日電(記者杜金鐘)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出現了回落趨勢,但油價總水平仍處于歷史高位,對世界經濟影響仍然較大,導致油價波動的各種因素并沒有消除。預計未來兩三個月,國際油價將在每桶45-55美元之間波動。
支持油價高位運行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勢頭仍然較好。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發展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經濟形勢依然良好。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按年率計算為3.1%,雖然為2003年同期以來的最低增速,但經濟發展形勢依然看好,并在5月3日如期調高了基準利率。我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仍高達9.5%,拉動經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增長速度向協調方向發展,經濟增長后勁很強。在全球經濟形勢依然較好的情況下,石油需求仍會保持較高水平,并可能會進一步增長。因此,支持石油價格繼續高位運行的基礎仍然存在。
二是石油供給對油價的影響還比較大。從目前情況看,世界石油供給能力提高還需要一個過程,歐佩克的產油政策對石油價格影響力還很強,它們不希望國際油價出現太大幅度的回落,因此,每當油價出現下降趨勢時,總有個別歐佩克成員國呼吁停止增產。而且從該組織的多次申明中可以看出,它們仍然希望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能維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因此,今后一段時期,國際市場油價不大可能繼續大幅下滑,可能會維持在每桶50美元的較高價位。
抑制油價大幅上漲的影響因素則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石油價格漲幅過大,已經抑制了石油需求的進一步增長。自伊拉克戰爭以來,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紐約WTI原油價格2003年同比上漲19.17%,2004年同比又上漲33.17%,今年前4個月同比再次上漲40.45%,油價在兩年多時間里翻了一番,這對石油需求增長的抑制作用非常明顯。一季度,我國汽車的產銷增長明顯下降,其中產量增長幅度僅有1.6%。與此對應的是,一季度我國原油進口量為2964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7%;成品油進口量為831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因此,油價的大幅上漲已經對石油需求產生了較大影響,而需求下降則可有效抑制油價的進一步上漲。
二是石油價格長期大幅上漲引起全球關注,除歐佩克通過增產抑制油價繼續上漲外,各項節油措施及替代能源的發展也會對油價產生影響。近期,國際能源機構已經呼吁各國加強節能管理,同時許多國家也在開始或準備采取一些措施,以抑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費,并積極開發替代能源,避免對石油的過度依賴。在我國,個別地區通過銷售乙醇汽油,既可以減少石油消耗,又為農產品提供了新的加工銷售渠道。此外,近兩年我國天然氣工業發展迅速,一季度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7.4%,超過原煤、原油,成為生產增長幅度最快的能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各種石油替代能源的發展也將為平抑油價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情況看,5月份,汽油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平穩運行;受國家將柴油出廠價格每噸上調150元的影響,5月份柴油零售價格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上調柴油出廠價格可以提高煉油廠生產柴油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釋放柴油漲價預期的壓力,成品市場上柴油供應緊張形勢將逐步趨于緩和。
(信息來源:五礦化工頻道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