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蘇金生
關注膠南,你不但會為這座新興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驚奇,而且更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大企業紛紛落戶膠南而稱贊。膠南,不僅用她那如詩如畫的美麗吸引著你,而且更用她的真誠打動著你。膠南的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合同利用外資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5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60億元,年外貿出口額5.5億美元。
“膠南現象”令人關注,為此記者專訪了膠南市副市長張建國。
大項目促產業集群發展
記者:近年來,膠南在招商引資上取得了很大成績,許多大項目、大企業紛紛落戶膠南,你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張建國:大項目、大企業是產業集群的基礎。以大項目、大企業促產業集群發展,是膠南一貫的工作思路。隨著青島市經濟重心的戰略西移,青島的大工業產業鏈必將在西海岸迅速拉長,這個產業鏈最大的腹地必然在膠南,膠南立足于主動承接青島“四大產業基地”、“六大產業集群”的輻射,著力實施重大項目招商和企業招商,加強臨港產業基地建設,去年,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了山東(膠南)船舶工業基地,以此為契機,膠南加大了對重大項目的攻關力度。
記者:成效如何?
張建國:新加坡郭兄弟集團投資3億美元、靈山船業與韓國現代商事合資1億美元的造船項目相繼入駐膠南,法國豪華游艇、韓國三承電裝、德國大陸公司與雙星輪胎公司合資生產汽車輪胎等重大項目紛至沓來。目前,機械制造、橡膠化工、食品與藥物、船舶和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群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帶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0家,達到412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有40家。
記者:據了解,近日,海爾的第13家工業園也落戶到了膠南臨港產業加工區?
張建國:是的。海爾的落戶,為產業集群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一批國內外家電電子配套企業主動前來,尋求合資合作。根據發展需要,我們又在臨港區100萬平方米機電電子工業廠房的建設和招商上大做文章,力求建設新的青島家電電子產業基地。同時,我們又加快推進山東省船舶工業基地建設,努力打造青島西海岸海藻化工和微生態藥物研發基地;通過招商引資、挖潛改造,培植年產值過百億元的機械制造、橡膠化工、食品與藥物、船舶和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群,每年帶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使膠南產業集群成為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耀眼明珠。
攤子收縮了,步子加快了
記者:針對土地供應緊張、項目落戶難度加大的實際,膠南市是怎樣另辟蹊徑,挖掘潛力的?
張建國:我們在“招商選資”上做文章,不求其多,但求其精,由注重數量向關注質量轉變,從眾多在談項目中留下了質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39個內外資大項目。攤子收縮了,招商引資步伐反而加快了。
記者:能否具體的談一談?
張建國:面對接踵而至的各種困難,我們把招商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促進土地集約利用上,強力推進以閑置低效利用土地、廠房資源為重點的“二次招商”。二次招商”一開始便顯現活力,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既盤活低效利用土地1500畝,閑置廠房16.9萬平方米;又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頸”。我們還開發100萬平方米機電電子工業小區“筑巢引鳳”,引進溫州創業園、德國企業園等投資開發主體,促進了招商開發模式的轉型,提升了土地集約利用水平。
記者:有些地區在招商引資中“抓到籃里就是菜”,結果造成產業發展不集中,形不成集群效應,據說這方面膠南解決得不錯?
張建國:還在繼續實踐中,我們首先主要解決了明確產業發展規劃的問題。根據現有園區及各鄉鎮產業發展特點,并發揮各自優勢,引導招商引資項目實現產業上的集中,形成集群效應。充分發揮海濱工業園食品加工企業的集聚優勢,進一步推進食品項目向海濱工業園集中。充分發揮臨港產業加工區以生物科技為龍頭的高新科技項目和汽車配件項目扎堆發展的優勢,推動高新技術項目、造船和汽車配件項目落戶臨港區。
記者:解決了規劃問題,下一步就是如何實施的問題?
張建國:我們建立了招商資源共享機制。樹立招商引資全市“一盤棋”思想,統籌規劃全市范圍內的招商資源,全體招商人員站在全市的高度,適合本鄉鎮、本部門的項目就自己做,不適合的就拿到全市的大盤子上,在全市統一調配。
記者:在制度上如何約束和體現?
張建國:主要是健全了利益分配和考核激勵機制,加大對專業招商的考核力度。對全市性的重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等招商引資成果以及關鍵環節的工作實行重點獎勵,對入選“十佳項目”的外資項目進行特殊獎勵,以充分調動專業招商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對外經貿工作考核辦法,體現資源共享、引導與激勵并重原則,根據土地、人才、項目、信息等資源利用程度的不同,科學合理地確定利用外資、外貿出口、機電出口和進口、稅收等指標的考核辦法、利益分配辦法。
記者:德國企業在膠南的投資情況如何?
張建國:實事求是講,對德招商我們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是可喜的,截至目前,德國在膠南投資的企業有青島保赫曼醫用器材有限公司、青島新格林食品有限公司、青島海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總投資1935萬美元,實際到位930萬美元。其中,德國保赫曼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600萬美元,實際到位700萬美元。保赫曼作為第一家到膠南投資的德國企業,膠南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不斷加大對其服務力度。自1998年到膠南投資以來,企業發展快速穩定,近三年年均出口830萬美元以上,已連續兩次增資,僅去年就增資800萬美元。
用海爾精神,為企業服務
記者:在服務中,膠南市是怎樣打破舊的工作模式,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
張建國:我們以市級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為依托,建立全市便民行政許可服務網絡,實現了“一站式辦公、一個口受理、一條龍服務”,項目批辦進程再度提速。工作中我們提出:“用海爾精神,為企業服務”。在用海爾精神,為海爾服務時,我們僅用了7天時間,就完成了海爾膠南工業園的全部入駐手續,受到了海爾人的高度稱贊。
記者:在招商引資中,不少地方更加注重前期投入,而忽視了后期服務,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張建國:我們的服務是始終如一。在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服務也是招商”的觀念,健全完善了定期座談走訪、24小時聯絡暢通、突發性事件預警和處置機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設立了外商熱線電話,建立了優化軟環境監督管理隊伍,加大了外商投訴事件責任追究落實力度,以硬手段治理軟環境,對外資企業服務工作落實快、效果好。軟環境的不斷優化,促進了外商增資,僅去年增資額就達到7576萬美元。
記者:如何有效保證各項目標的落實?
張建國:我們主要是健全項目推進目標責任制。按照措施、責任、要求和時限“四明確”原則,逐一制定推進方案,落實推進措施,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加快了項目推進步伐,魯宏建材、大珠山工業科技等55個項目相繼開工,福得味食品、三承電裝、歐哈希化學等34個項目竣工投產。新東洋機電項目2004年投產,當年即實現出口1885萬美元,使全市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達到了1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