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中央“進”地方“退” 也不是退出一切競爭性領域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在此間指出,決不能把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理解為國有經濟從一切競爭性領域退出,也不能理解為中央“進”、地方“退”。
李榮融是在全國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工作會議上、說這番話的。他說,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經得到長足發展,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從發展趨勢看,非公有制經濟還將繼續發展,作用還會進一步發揮,但無論怎樣,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也是現階段我國經濟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客觀需要。
李榮融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上。控制力主要體現在國有經濟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體現在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身上,體現在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增強國有經濟的整體活力和競爭力上。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通過不斷推進改革、不斷調整和優化結構來實現。
李榮融強調,我們必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領域;必須進一步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改組,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國有大型企業和大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必須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增強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既需要中央的努力,也需要各地的努力。
李榮融指出,各地要保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地方產業優勢和特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國有大企業,使之成為本地區國民經濟的支柱。上海、廣東、重慶等一些省市經過多年的改革調整,已經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很強競爭優勢的國有大型企業。各地要圍繞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全盤考慮和安排國有經濟的“進”與“退”,做到“進”而有為,“退”而有序,使國有經濟更好地發揮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作者::王金濤 杜宇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