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駐歐盟使團10日在布魯塞爾表示,波蘭不僅希望盡快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服裝產品設立限制,而且“設限”的范圍不應只包括歐盟“特保”調查所涉及的9類產品,波蘭還希望將設限范圍擴大到西服、棉布短裙、亞麻外套等產品。但波蘭方面同時坦言,盡管它希望歐盟盡快限制進口中國紡織品,但歐盟內部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不同聲音,歐盟委員會對"設限"態度也不是很積極,而且“設限”也有損于與中國簽有生產合同的歐盟成員國。歐盟委員會是于4月29日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T恤衫、毛衣、襯衫、男褲、襪子和女外套等9類紡織
服裝產品發起“特保”調查的。據歐盟委員會稱,今年初以來,從中國進口的9類紡織品和服裝增幅少則51%,多則高達534%。根據規定,歐盟“特保”調查正式啟動后,若經過不超過60天的調查表明這些紡織品對歐盟國家造成“市場擾亂”,并在90天內雙方磋商無果的話,歐盟將正式啟動“特保”措施。“特保”機制全稱為“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是指當某WTO成員的產品出口至其他成員時,其增長的數量對進口國內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生產者造成威脅或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可請求與出口方進行磋商,以期尋求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在磋商未果的情況下,進口國家或地區可以采取包括數量限制在內的一些緊急貿易限制措施。由于各自的利益出發點不同,歐盟內部在是否對中國紡織品啟用“特保”機制方面存在著嚴重分歧。波蘭、法國、希臘和葡萄牙等國主張盡快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設立限制;英國、丹麥、瑞典、荷蘭等國主張進行自由貿易;德國和芬蘭等國明確反對設立限制;歐盟委員會則不想因此激化貿易摩擦,希望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法國、波蘭等歐盟成員國主張盡快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設立限制,主要是因為紡織業在這些國家經濟中占有一定比重,但由于規模較小,勞動力成本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同時由于紡織工人隊伍龐大,政府擔心引發就業危機。法國之所以帶頭提出實施“特保”調查的申請,原因還在于,5月底法國將就歐盟憲法舉行全民公決。為轉移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矛盾,也為使歐盟憲法在全民公決中獲得通過,法國政府情急之下打出了中國紡織品這張牌。波蘭方面則宣稱,波蘭從中國進口的紡織服裝產品大大超過了歐盟確定的“警戒線”。據波蘭海關稱,今年第一季度,波蘭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和服裝增長300%-400%,其中亞麻制品進口增幅達415%。德國和芬蘭等國則明確反對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設立限制。德國紡織與服裝工業協會官員日前表示,德國并未出現中國廉價紡織品大批涌入的現象,歐盟早先公布的中國向歐盟出口紡織品激增534%的說法,顯然言過其實。德國工商大會11日也發表聲明,對部分國家的“新的紡織品保護主義”做法提出了批評。聲明說,限制國外紡織品與服裝進口會使本國消費者在購物時可供選擇的機會受到限制,產品價格則會有所提高,從而導致消費者無法獲得紡織品與服裝貿易配額取消后市場競爭加劇所帶來的好處。歐盟方面則并不想因此激化摩擦,不希望因為紡織品問題影響中歐之間數額巨大的雙邊貿易。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近日發表談話指出,歐盟不希望陷入“設限-報復-再報復”的惡性循環,歐盟暫時不急于就歐中紡織品貿易糾紛做出任何形式的決定,對話才是解決雙方貿易摩擦的最佳途徑。歐盟前貿易委員、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候選人拉米也表示,近期歐盟與中國之間為紡織品進口而引起的爭端有媒體刻意集中報道甚至夸大沖突的因素。他認為歐洲可以、也應該在紡織品問題上減少與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取消紡織品配額限制,實現全球貿易一體化,是進行公平自由貿易的必要前提。世貿組織早就制定了取消中國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原則,也制定了進口國采取保護措施的原則。正如拉米所指出的,早在2003年,歐盟就以“2005年之后紡織品貿易的未來”為題召開過一次研討會,與會各方都明白進口中國紡織品可能對歐洲生產商構成挑戰。他說,直到中國紡織品出口配額最后取消的一刻,大家好像才突然發現了中國紡織品的涌入,這讓人感到很吃驚。由此可見,目前的摩擦完全是由于歐盟一些國家缺乏準備、應對乏術造成的,而把問題歸咎于中國方面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信息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