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掄起“特保”大棒 我服裝出口內外受困
新華網廈門5月12日電(康淼、胡卉靜、陳俊盛)今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以后,我國的服裝紡織品出口量大幅增長。與此同時,我國的出口服裝紡織品生產企業卻內外受困:不僅面臨國外“特保”措施的壓力,而且受到國內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和“民工荒”的制約。
外憂:歐美展開“特保”調查
據歐盟委員會稱,今年初以來,從中國進口的九類紡織服裝的進口量增幅少則51%,多則高達534%。美國商務部則宣稱,今年前3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棉織襯衫和褲子分別達到7830萬件和7410萬條,同比分別增長1258%和1521%。這些數據使得歐美紡織服裝組織要求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呼聲再次高漲。4月28日,歐盟委員會正式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T恤衫、套衫、男褲、外套、襪子、女外套和胸罩等九類紡織服裝產品發起“特保”調查,從而在程序上完成了對中國紡織品啟用“特保”機制的第一步。與此同時,美國紡織品協議執委會也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襯衫、毛線衫、褲子、睡袍等七類紡織品展開調查。“特保”機制全稱為“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是指當某WTO成員國的產品出口至其他成員國時,其增長的數量對進口國內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國可請求與出口國進行磋商,以期尋求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在磋商未果的情況下,進口國家可以采取包括數量限制在內的一些緊急貿易限制措施。根據規定,歐盟的“特保”調查于4月29日正式開始,若經過不超過60天的調查表明這些紡織品對歐盟國家造成“市場擾亂”,并在90天內磋商無果的話,歐盟將正式啟動“特保”措施。美國的紡織品協議執委會也將在90天內對調查做出裁決。
內憂:“民工荒”、原材料價格波動制約企業生產
據廈門檢驗檢疫局介紹,由于招工難,企業面對著大量的訂單卻不敢接。車工的缺乏和人員的頻繁流動,使得企業的產品質量無法保持穩定。一些以往管理較好的企業為了趕貨期,甚至出現裝箱數量和配碼出錯等低級錯誤,廈門口岸還偶有出現一些外地產品因質量問題而遭到退貨的情況。此外,由于去年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升提高了生產成本,使得企業的利潤大大降低,今年企業接單時對此也頗有顧慮,極大制約了企業的生產。廈門檢驗檢疫局表示,該局從今年年初已經開始加強對出口服裝紡織品質量的把關,并對服裝面料開展安全項目的抽查。同時呼吁,面對當前這種內外受困的形勢,各有關部門和中介組織應加強相關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充分利用評議期和磋商期來行使話語權,為我國出口紡織品生產企業爭取最大的利益。該局提醒生產企業,要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并通過技術進步逐步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來實現紡織品貿易的平穩過渡,促進我國服裝紡織品出口的健康發展。(信息來源:福建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