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黃姜產業發展癥結透析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2日 18:07 商務部網站

  只有短短五六年時間,陜南黃姜產業從巔峰跌入低谷。盲目擴大種植,不僅沒有實現當初預想的使農民收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目的,而且蜂擁而上的黃姜小加工企業,嚴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從來去匆匆的黃姜產業,不難反映出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

  三四月份,正是黃姜加工旺季。但日前記者隨“三秦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在漢中、安康、商州三地采訪時發現,半數以上的黃姜加工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已經生長了兩三年、應
該采挖的黃姜,由于市場價格太低,依然占據著陜南稀缺的耕地。陜南黃姜產業的這個春天,確實有些“春寒料峭”。

  與黃姜的“春寒”相關聯的是黃姜價格一路下跌,從昔日的每公斤3.6元跌至不足0.2元,每噸皂素從50多萬元跌到15萬元。其間只有短短五六年時間。

  盲目擴大規模,導致種植戶血本無歸漢濱區是安康市黃姜主產縣區之一,東峰村是恒口鎮黃姜種植示范村。2003年,恒口鎮一家黃姜加工企業以每公斤3元的價格,為村上提供黃姜種源,并口頭允諾,兩年后以每公斤2元的價格,將所產黃姜保本收購。

  受當時市場高價的誘惑,并在政府的號召下,村支書劉志建以每年每畝地210元的地價,包地種了10畝黃姜。種植黃姜,至少兩年才能采挖,于是劉志建和種黃姜的村民們剛好趕上黃姜大跌價。當時企業的口頭承諾,自然都不算數了。雖然也有企業上門收購,但每公斤只出0.2元。就這價,有時還不給現錢,打白條。

  劉志建說,種黃姜,每畝下種350公斤左右,畝產2000多公斤。不包括包地的費用,種1畝黃姜,光種子和肥料的投入就1200多元。兩年采挖,每公斤黃姜至少賣1.6元才能保住本。

  黃姜被譽為“藥用黃金”,其根狀莖中含有豐富的皂素,可用來生產激素類藥物。前幾年,由于野生黃姜資源被采挖幾近枯竭,導致皂素因原料缺乏價格不斷攀升,由1994年的每噸28萬元,數年間漲至55萬元。黃姜隨之進入炒種階段,每公斤最高賣價3.6元。2000年前后,靠賣種子,部分種植戶畝純收入萬元以上。

  我省兩江(漢江、丹江)流域是黃姜最佳適生區。在當地政府倡導和暴利誘導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這一區域的農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開始大規模種植黃姜。

  在發展的鼎盛階段,陜南黃姜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1998年以前,安康市只有五六萬畝黃姜,三四年之后,就迅速飆升到60萬畝。僅旬陽縣就種植20萬畝,農民人均半畝。全縣28個鄉鎮中,18個鄉鎮的種植面積在5000畝以上,出現了不少無糧村。

  安康市經貿委副主任陳孝群告訴記者,我國年需皂素約3000噸,其中出口約1000噸。按畝產黃姜3000公斤計算,1萬畝黃姜即可生產皂素100噸,年需黃姜基地30萬畝就行了。考慮到黃姜生產周期為兩至三年,種植六七十萬畝也已足矣。但是僅我省和湖北、河南三省就種植了200多萬畝,導致黃姜原料嚴重過剩。因此從2004年初開始,黃姜價格急轉直下。

  治污問題沒有解決,一個企業就可以污染一條河流記者在陜南暗訪的半個月時間里,所遇到的開工的黃姜加工企業,鮮見能夠達標排放者。這些企業如同前幾年渭河兩岸的小造紙企業一樣,水污染觸目驚心,有時一個企業就能污染一條河流。

  石泉縣池河皂素廠年產皂素40噸,2001年建成投產。廠子圍墻外,走下數十米高的山坡,就是池河。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坡體上廢水流經之處,呈褐紅色,泛著油花,草木皆枯,土縫中還冒著白沫,好像流膿的瘡。附近的村民說,開工的時候,白天,工人把廢水蓄在污水池里,等到凌晨天快亮的時候,再偷偷排進池河,大水一沖,半個小時后就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了。

  今年初,商南縣秦東集團生化公司在試生產時將污水排到試馬河,現在,流量不大的試馬河依然有很長一段是褐紅色的。漢陰浩鑫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污水未經處理全部排到月河,不到一年時間,緊鄰企業的城關鎮中堰村的井水就吃不成了。

  這種現象并非個例。幾乎生活在每個這樣企業周圍的群眾,都曾經經受過或正在經受著這樣苦不堪言的經歷。去年底,安康市曾開展水污染專項整治,月河由于皂素企業等工業水污染嚴重而被列為治理重點。

  據了解,每生產1噸皂素,大約需要8—10噸黃姜水解物、3噸鹽酸以及一些高標號汽油。生產水解物時排出的廢水,主要污染指標COD(化學需氧量)在25000—35000之間,BOD(生化需氧量)在12000—16800之間,PH值為2—3(強酸性)。而按照一級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其COD不得超過100,BOD不得超過30,PH應該在6—9之間。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要達標排放,每噸污水的處理費用最少2元以上。每生產1噸皂素,僅污水處理費一項,就在萬元左右。就目前黃姜和皂素的市場價格而言,每噸皂素盈利只有1萬多元。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的的企業能否達標排放,可想而知。

  龍頭企業沒有做大,產業沒有形成,黃姜種植縣“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地政府最初號召農民種植黃姜、引進黃姜加工企業的目的,是要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做大黃姜產業,以增加農民收入、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但事與愿違。

  將黃姜確定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并成為龍頭產業的旬陽縣,有11家黃姜加工企業。2003年,這些企業共上繳地稅110萬元。現在,所有企業均不能滿負荷生產。前幾年少數黃姜種植戶炒種暴利了一把以后,緊接著大量的種植戶血本無歸,再接下來黃姜種植面積迅速“縮水”,今年黃姜種植面積已由以前的20萬畝縮減到10萬畝。

  商南縣秦東集團生化公司副總經理方義林說,黃姜種植、加工基本處于無序發展狀態。全國年生產能力100噸以上的皂素生產企業只有10多家,但污染嚴重、生產黃姜水解物的簡單加工企業有幾百家,光安康市就有30多家。簡單、低級的加工企業,并不能對產業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種植戶現在賠本了,不種了,黃姜兩到三年一個生產周期,到2007年、2008年,黃姜原料又將面臨匱乏。

  據了解,黃姜除含皂素外,還含有45—50%的淀粉,可用來生產酒精、葡萄糖;含有40—45%的纖維素;皂素廢液中還可提取農用核酸。但是我省的黃姜加工企業,除一兩家正在嘗試更高層次的黃姜深加工外,其余只能提取皂素,剩下的部分就全部隨污水排放了,不僅污染了環境,也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陜南是我國的“中藥材之鄉”。加快發展陜南中草藥產業,使之與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陜北能源重化工產業基地共同構成我省的三大區域特色經濟,關系到陜南未來經濟走向和區域經濟發展。早在2003年,省上就專門成立了陜南現代中藥材基地領導小組,并由省政府每年拿出專款,支持基地建設。在全省四大基地中,陜南中藥材基地是惟一設立專項資金的基地,足見省政府的重視程度。

  中草藥產業要成為陜南的支柱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黃姜產業來說,應當統籌兼顧,盡快走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發展模式。

  (信息來源:陜西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48屆世乒賽
二戰回顧系列專題
庫爾斯克會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太平洋海戰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新浪獅籃球隊回訪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中國特種部隊生存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