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已經成為營銷傳播領域使用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溝通的價值和重要性,更無須多言。可是,溝通不暢依然是困擾廣告人的老大難問題。這便涉及了另外一個同樣具有極高使用率的詞匯: 定位。找準自己的定位,找準對方的定位,兩點才能連成一線,才有了溝通的可能。事實上,產生溝通阻礙的癥結往往在于: 我們不僅沒有搞清自己所在的位置,也沒掌握溝通對象的方位。
本期專題由三篇不同角度的分析報告組成: 《中國城市消費者廣告態度調查報告》、《中國城市家庭媒介接觸與廣告關注》、《中國兒童電視廣告態度解析》,而三篇文章的核心立場是一致的: 真正了解消費者態度,為廣告定位工作提供基本依據。正如專題前言所說:“在很多時候,廣告活動就好像是一種掃射,至于能否擊中“靶心”,射擊手多少有點茫然。某種意義上講,現代廣告的發展之路就是廣告人鍥而不舍地尋求“靶心”的探索歷程。”專題中得出的特征性的結論無疑對制定有效廣告說服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衛生部聲明已提請國務院取消醫療廣告后,廣告界反應強烈。本期,本刊在“廣告科學觀”欄目組織了探討性文章《醫療廣告該不該砍?》,就這個話題邀請業內專家、學者進行全方位會診。透過各種發言,可以發現,就廣告界整體而言,同樣存在著溝通與定位的課題: 廣告業是市場經濟中活躍的組成部分,廣告活動不僅在經濟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關乎民生,也應受制于民意。因此廣告界必須明確自身的定位,積極致力于與社會各界包括輿論界和管理層的溝通,這樣才能有利于開辟科學而健康的發展之路。
對于在華的跨國公司來說,3月以來麻煩不斷: 寶潔遭遇“SK-II風波”,肯德基受困“蘇丹紅”; 強生嬰兒油被發現質量問題、立頓茶氟化物含量超標。《程士安:“SK-II風波”的背后》、《冷看寶潔“四板斧”》兩篇文章圍繞這些話題展開了對國際品牌廣告策略的探討和反思。看來,國際品牌的癥結還是在溝通與定位上: 對中國消費者采取俯視的姿態,教條化的模式忽略了中國消費群的地域差異和結構差異。
對《現代廣告》這樣一本專業期刊而言,也需要與讀者之間建立很好的互動機制。從3月開始,《現代廣告》網站開始正式配備專人負責管理,除了及時更新外,還改善了“廣告論壇”的管理,以加強同讀者的即時溝通和交流。在此,借用論壇總版主的一句口號來表達我們的心愿: 攜手現代,營造未來!
《現代廣告》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