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jié)一過,幾十萬參加高考的學子和他們的教師、家長,算是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高考年年考,這不算什么新聞,但關于高考卻有著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從隋唐時代開始開科取士,中國就有了正規(guī)的國家考試制度。那時的歐洲還是黑暗的中世紀,別說考試,連做試卷的紙還不會造呢。
如今,傳承下來的國粹,舶來的洋貨,種種考試幾乎已經普及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筆者兒時,學校里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現(xiàn)在,考試豈止僅是老師的法寶,哪個部門要能推出一項考試,定能招財進寶。要取得駕駛汽車的資格,除了要知道離合器、方向盤,知道綠燈走、紅燈停外,還得知道“構成不道德行為的心理因素”不是“僥幸心理、逞強心理、從眾心理、自私心理”,而是“習慣心理、僥幸心理、逞強心理、從眾心理”。而要知道這些,就要買教材,要上課。當然,都得付錢!
考試種類繁多,而且通過考試取得的某種資格往往能帶來實際利益。于是,專門應付各類考試的專業(yè)服務就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應運而生了。哪個高考生用過的“題集”、“題庫”、“高考指南”不是“著作等身”?這樣的“著作”,每本少說也得賣10塊、8塊的。此外,還有“家教”、“輔導班”……按支出法計算,考生的這些花費都是GDP的一部分。其它的種種考試,也都或多或少為GDP做著自己的貢獻。用媒體上流行的語言,將這些稱為“考試經濟”一點也不為過。
現(xiàn)代社會,分工精細,很多職業(yè),很多職位,只能由具備一定專業(yè)資格的人士出任;收入優(yōu)厚,社會名望比較高的職業(yè)和職位則數(shù)量有限,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的世襲制度相比,同“上品無寒門”的薦舉制相比,考試制度無疑要公正、公平的多。我們的社會不能沒有考試制度。但是,國人將那么多的聰明才智用在對付考試上,社會把那么多資源用于考試和應考,未必是幸事。特別是,掌握一定公共權力的部門,如果靠考試招財進寶,那更會讓考試只“發(fā)揮”妨礙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的負面作用了。(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