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信托投資的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債券,但低于股票、基金,較適合收入水平較高、閑置資金較多、對收益水平要求較高的投資者。
“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是信托與其他理財產品爭奪客戶的最大優勢。信托產品之所以能引起投資市場的較大轟動,主要就是因為其預期收益率超過了同期銀行儲蓄收益。從第一批上市的信托產品來看,其收益率基本上都達到了預期的承諾,特別是愛建信托2002
年7月推出的產品原定3年信托期,因外環隧道提前建成通車,且有機構愿意收購外環隧道全部股權,2003年6月信托公司就按合同約定提前結束了該信托產品。經過計算,11個月信托期的收益率達7%,比預期收益率高出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一位投資者前年投入10萬元,只需11個月他就可以拿到7000元的回報,收益率遠遠高于銀行同期利率或國債投資。
根據有關法規,信托投資的“門檻”為5萬元人民幣,普通投資者較難承受。如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推出的“荷蘭銀行結構性存款外匯資金信托計劃”,公司副總經理俞妙根透露,他們計劃集合資金500萬美元。按照總數不得超過200份信托合同測算,平均每位客戶出資達2.5萬美元。
信托投資瞄準的是中高端客戶,又不能公開“叫賣”,因此實力雄厚的信托公司格外重視客戶數據庫的建設,如上國投旗下已有穩定的四五千名“熟客”。這些中高端客戶中許多是年輕白領,他們薪酬較高,但工作節奏快,忙得沒時間打理錢財,因此選擇不用太操心的信托投資。還有一些是較富裕的老人,他們的子女在海外工作,不時會寄些外匯回國。老人攢的錢不急等著用,便投向一些收益較穩定的信托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