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慶平:貨幣體系穩定是經濟崛起關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8日 17:19 新浪財經 | ||||||||
2005年中國并購年會于2005年4月28日下午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全球并購的中國機會與價值”。新浪財經作為網絡媒體支持,對此次盛會做了全程直播,以下為中國證券業協會秘書長聶慶平先生在會場上的精彩觀點: 從觀察整個全球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我覺得第一個就是貨幣問題是影響經濟崛起過程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個要引起我們各個方面足夠的重視,那么根據經濟史學家的
第一個是意大利經濟時代,第二個是英國控制了全球經濟,接下來就是美國的興起。在這三個崛起的過程當中,貨幣的因素或者說是銀行金融問題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從意大利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從威尼斯還是到佛羅倫薩,整個意大利的興起都是從貿易到金融,隨著金融的衰敗整個經濟發展就停滯了。英國也是一樣,從1873年到1896年是一個經濟簫條的時期,這個時期是貨幣的混亂和高融資的成本是造成英國經濟大簫條的原因。 1919年到1931年的英鎊升值,又帶來了一個經濟的簫條期。之后隨著美國的興起,英鎊失去了對國際貨幣市場的控制,他的經濟也就衰敗了。從1909年到1929年國際銀行體系已經開始發生了作用,那個時候美國根本不參與國際金融,到了奧地利銀行發生了大的問題之后,美國才介入到國際的貨幣體系當中。所以史學家有一個基本的結論就是將近200年中,這個所謂的金元帝國,就是有穩定的貨幣對美國經濟的崛起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就是美國在經濟崛起的100年間,匯率是基本穩定的。所以這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的貨幣不公平,整個100年間,到1973年的時候美國支撐不住匯率的兌換之后,才實行了匯率兌換制。那么從1975年美國的經濟衰退之后,全球的國家都用浮動的美元債率分擔美國的債務。 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講匯率問題不能只講匯率的一面,必須要講到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現在勞動力是不自由流動的,中國現在是有比較成本優勢,就是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所以我們的出口才有競爭力,我們的商品才能夠打敗美國的商品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商品,所以才能有大量的制造業中心轉移到中國。美國大約有幾千萬墨西哥人非法的到美國提供勞務生產,所以如果是單純的從匯率比較公平不公平,而不談另外一方面就是勞動力影響出口和貿易這個問題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個思考的就是國際資本完全自由流動是經濟達到發達水平的結果。有一段時間要實現資本全面兌換,我國的貨幣制度是有問題的,但是在國外的發展當中,整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分配在戰后的40年間都不是自由化的,尤其是歐洲,它實行的是外匯管制和信貸的總額限制。這個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夠有效的降低借貸的利息成本,和鼓勵信貸流向所需要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如果中國是要以GDP的數額來衡量,我們現在才只能達到人均一千美元,和當時的歐洲經濟實力也不能是匹配的。當然也有學術研究,就是對于1957年到1999年歐洲九國的利率水平流動的評估,資本流動對利率水平的波動是有顯著影響的。貿然的放棄資本流動管制必然會帶來貿易的大波動。那么亞洲金融危機重要的經驗教訓之一就是過快的放開了外匯管制,導致了國際資本大量的流入。在97年的7月2號以前,基本上是每年以500億到600億的速度流向東亞三國,但是從97年7月2日泰珠貶值之后,流出東亞的資本是每年2000億。 如何積極穩妥的開放我國金融市場,逐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是我國戰略操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中國能否應對好金融全球化的挑戰關鍵在于國家的金融戰略。那么從我現在的理解來看,國家對金融全球化的對策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全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個核心的內容是否認同已經存在的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或者是貨幣制度。第二個是如何應對金融開放的格局。這個方面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將采用什么方式來開放我國的金融市場,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的開放。第三個方面就是如何應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格局。 那么對于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我有一點體會值得思考,我認為實行完全彈性和自由化的匯率制度是完全從外匯市場交易的,貨幣與貨幣之間買賣的一種匯率制度。如果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匯率要采用什么樣的機制和方法,應該跟本國的貿易相結合。中國的經濟體制很大,而且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全球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以貿易為核心來建立中國的跨區域或者是國際的貨幣關系和體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第二個就是金融開放方面我感到當前整體的國家金融戰略必須把國內的金融調整作為全球化標志的一個方面。如果大家只立足于合資,外國的公司是不可能說我跟您永遠合資的,因為在西方的金融機構經營的哲學當中是沒有合資的,因為合資一定是打架的,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全面的收購你。所以如果采用這種方面繼續下去的話,很有可能是體制的這方面沒有任何的改變,競爭力在不斷的下降,另外一方面他們在逐步的擴大控股比例,最后就實現了轉軌經濟當中都會出現的現象就是摘櫻桃現象,把好的都摘走了,爛的接著爛。所以在全球化的金融外交當中,我認為把國內的金融調整、改革和金融機構的轉化,是防范危機,迎接開放的重要內容。 最后一點就是關于外資大量流入的問題。進行外匯投機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個是要求國際資本是可以自由流動的,無論是居民還是非居民都可以用本國貨幣兌換美元。 第二一定是有外匯的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進行交易。 第三還要進行市場上存在著信用交易的機制。 所以從這三方面的條件來看,我們中國目前都不具備,所以要想賭人民幣升值,應該說投機廠家是不具備這樣的基礎的。前不久英國眾議院的財政委員會對中國的問題也做了這個問題,他們也預測如果中國的外匯真的放開不一定會升值,也可能是會貶值。所以我覺得我們中國要實行人民幣可調整的固定的匯率政策,應該來說是在當前看不穩的情況下面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或者是匯率風險一個重要的機制。從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來看,用機制抵御匯率的大幅度下滑是有效的方法。 第二個在放松外匯管制方面的改革,是應該要不斷的深化,但是最好不要采用審批制的方式,而采用自然流動的方式。 第三我覺得對于國際資本流入后的使用應該要有一個嚴格的監控或者是管理,至少你要有監察,防止資產泡沫的形成。最后一點就是我覺得在轉軌過程當中,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轉軌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國內資產價格上漲的過快,或者是國內的資本市場的價格上漲過快,因為這就是一個泡沫。進來的時候很容易,但是出去的時候就會導致危機。我就簡要的把我這幾個方面的思考給大家做一個匯報,謝謝大家。 |